浅议中职数学教育过程中的创新思维(2)
2015-01-09 01:30
导读:4.教学内容的创新思维 对于理论内容,不但要讲解理论和定理的正确表述和应用,而且要剖析理论和定理的深刻含义,讲解定理的发现与证明的基本思路以
4.教学内容的创新思维 对于理论内容,不但要讲解理论和定理的正确表述和应用,而且要剖析理论和定理的深刻含义,讲解定理的发现与证明的基本思路以及理论的重要价值,揭示定义、定理背后丰富的思想,突出逼近的思想、变换的思想、优化的思想;对于实践内容,扩大现行教材中应用实例的数量和范围,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加深理解,增强应用,在课堂教学积极应用软件包和,加强对学生科学计算能力、建模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中学教学的主阵地,选取一套适合于中职学生实际学情的教材就显得十分重要。应按“从低到高”来编制大纲与教材,按适合于低水平学生发展的教材内容,对初中的知识进行分析、整合和筛选,把对学生后继课程和专业需要的知识选择出来,有些知识在介绍新知识之前进行复习,有些知识单独成章,集中进行复习和强化,然后随着学生发展水平的提高逐步扩充。基本内容可以如下安排:
基本知识的应用:加强计算工具的使用,满足职业岗位需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器的功能不断增强。有些科学计算器已经能够按照自然书写格式进行输入和显示,并且具备表格、解方程、数列的求和、进行函数运算、计算函数在某一点的导数、计算函数在某区间的定积分、进行矩阵和向量的运算、进行概率与的相应运算等多种功能。因此,要把计算器的使用作为基本技能,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三角内容的分离:适应不同职业岗位群的需求。以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作为基础内容,介绍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半角公式及正弦型曲线。针对类、类专业,增加利用三角函数进行工件的有关计算。
解析几何内容:掌握直线和圆的方程,建立方程和曲线的关系,利用坐标法解决简单问题作为基础内容。坐标轴的平移和旋转、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是技术工人所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
中国大学排名 立体几何内容:认识空间的点、线、面、体,丰富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去掉繁琐的形式化数学证明,变枯燥的立体几何课程为饶有趣味的实验操作课程。通过操作确认得到定理,并利用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教学方法的创新思维 传统中职课程的实施没有脱胎于普高教学模式,仍然是“黑板上开机器”、“教室里种稻田”,教学犹如一潭死水。这既不切合中职教学实际,也未能体现多元智能理论教学思想,教学效率极为低下。随着中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职课程实施情景化、活动化已是大势所趋。因此,教学方法应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教师重点讲授、学生课内自学、分组讨论和习题课四个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引起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创造性发展,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引导学生个性才能的发挥,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要体现快乐教学,形成教师导学、学生自主学习的新型学习伙伴、学习型关系,开发不同学科、教材的人文内涵,各学科综合渗透,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能动学习的主体。最有代表性的是:项目教学,它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的突出特点正是学习的“情境性”。一个完整的项目教学模式由五个教学阶段组成:确立项目任务,制定项目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归档或结果应用。
6.评价效果的创新思维
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认真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评价应体现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的价值,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注重评价系统的多元性,以适应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评价教学效果,既要看结果,也要看过程,评价的指标分结果类与过程类,指标设定以学生为中心,从对学生学习成就的客观评价以及学生自我感受两方面确定主要指标,所有指标能量化考核,评价形式实现“过程+结果”的评价;评价内容,从情感态度、课堂观察、思维能力、作业、合作交流、课题研究、能力应用、
成绩等方面综合考察,变单一评价为全面的、多角度的评价;评价的结果可以用百分制的分数表示,也可以用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次的形式鉴定,还可以用评语式的方法进行鉴定。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除了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还应该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作出评价,从以前过分关注学业成就逐步转向对综合素质的考查;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不仅重视对学生所学知识的记忆多少和解题方法熟练程度的测试,更加注重个性才能的发挥,考核学生的创造能力,关注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从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到对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进行考查和综合评价;扩大评价主体,从原先个体的自评,到实现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社会评相结合。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总之,数学作为中职学校的一门基础课程,如何在传承中创新,如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如何适应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研究教育需求,重塑教育形象,都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加大数学教学的改革力度,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思想、方法改进数学教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入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孔祥富.多元智力理论视角下中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7.1,(167).
[2]张玉梅,张庆武.中职数学模式改革创新探讨.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