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中学 课间体育活动 开展情况
论文摘 要:运用问卷法、文献资料法、数理法等方法,对山东省部分中学310名初中学生,就学校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如下:山东省中学课间体育活动内容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终身体育,素质的要求,但从结构上看并不完善;山东省中学课间体育活动在时间的安排上大部分学校符合《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活动时间;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形式采用集体活动、师生共同参与实施学段分组、分年级分班级分组相结合的形式,活动中运动负荷的安排欠佳;山东省中学开展课间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课间体育活动开展价值主要体现在提高学生生理机能、运动素质,增强适应能力、健全和完善人格三个方面,课间体育活动的评价体系和体系不完善。
一、 前言
课间体育活动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学校体育组织形式,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对于丰富体育课程内涵、延伸体育课程的空间、拓展体育课程的结构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的实践意义。
学校课间体育活动的目的是调节情绪,振奋精神,消除大脑疲劳,让学生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后续课的学习。《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也明确规定:“普通中小学、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应适当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可以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由山东省教育厅、体育局、卫生厅、民委、科技厅共同组织的2005年山东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2005年比2000年、1995年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营养状况有所改善。肺活量水平继续呈下降趋势;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和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不同指标下降幅度呈现不同特点;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近视患病率仍居高不下,中小学生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如何有效解决以上出现的问题,不能单单依靠学校的体育课,更需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体性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本文对山东省部分中学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为山东省中学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和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价值。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山东省中学学生为研究对象。抽取济南市实验初级中学、济南燕山中学、济南泉城中学由三所初中,临沂市第四中学、临沂市第九中学、日照开发区第三初级中学、日照新营第一初级中学,七所中学的310名初中学生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阅览室查阅了并详细阅读了与中学课间体育活动相关的文献资料多篇。
2.问卷调查法
自制的《中学生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问卷调查表,此调查表是在走访有关学校体育学方面的教授、专家和长期工作在一线的老师修改和确定的,此调查表共包括10个题目。
3.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数据用excel软件就行了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1.山东省中学课间体育活动内容设置的调查分析
目前山东省中学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安排主要是广播操、眼操(226人,占调查人数76.6%),健身操(配以优美的室外、室内韵律操、武术操、校操)(173人,占调查人数58.6%);在分组活动系列中球类项目开展的较好(210人,占调查人数71.1%),队系列内容占的比例很少,只有个别学校,个别班级课间体育活动涉及到此内容(队列变化31人,占调查人数的10.5%、队列练习57人,占调查人数的19.3%);游戏(配以优美音乐的休闲与健身体育项目,如跳绳、呼啦圈)、民间体育(毽球、蹴球等)的内容安排上所占比例分别为(163人、138人,分别占调查人数的55.2%、46.5%)。以上的数据显示,山东省中学课间体育活动内容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终身体育,素质教育的要求。但从结构上看并不完善,游戏(配以优美音乐的轮滑、飞镖、飞环、独轮车、攀岩等),健身操(配以优美音乐轻器械操、特色班操、和放松操等)应该作为操系列的重要补充内容。田径(配上优美的音乐选择新教材教学内容中的发展身体能力活动项目,如跑、跳、投等)的内容安排上所占比例为(75人,25.4%),田径中的跑、跳、投是人体基本的运动能力,可以锻炼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只有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才能更好地参加其他的体育运动,所以在初中生的课间体育活动中应重视此项内容的合理变化安排。只有合理科学的内容设置才可以使课间操的结构功能更加完善,所以其内容的设计应与课间体育活动多功能的实现、与季节特点、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智力开发、体育知识巩固、学校的办学特点以及地区的特色相结合,同时也应该考虑现实情况。在此前提下,才能既可以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同时又可以增加练习负荷,也可以提高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