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校企合作学生科技俱乐部模式与运行机制探(2)

2015-02-12 01:18
导读:二、学生科技俱乐部的模式与运行机制 学生科技俱乐部是探索工科院校如何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有益尝试。我们在类俱乐部的学习实践活

  
  二、学生科技俱乐部的模式与运行机制
  
  学生科技俱乐部是探索工科院校如何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有益尝试。我们在类俱乐部的学习实践活动中,要让大一学生学好c,大二学生学好硬件电路,大三学生学好嵌入式系统,大四学生进行项目实践,从而使学生在4年的学习中c语言不断线,电路能动手,建立完整的计算机系统观念。通过开展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及实践学习,进而强化学生的理论水平,夯实基础,提高动手能力,成为创新的主人翁,通过校企交流,逐步完成从学生和消费者,向技术人员和劳动者的两个身份转变,有力地推动了我校实践教育的质量工程改革。
  学校科技俱乐部需要有力的根据地。我们利用学校中注册成立的社团为依托与平台,利用社团这一活动基地,吸引汇聚广大学生中的活跃分子,对于俱乐部的成立进行统筹规划。在取得相关院系领导的支持后向学校相关机构进行注册,建立起俱乐部。此后,“3+1”班学生便可以在老师的宏观指导下施展自己的技术与组织才华,让更多同学深入了解“3+1”创新教育,聆听技术讲座,参与实践学习活动。
  俱乐部的骨干来自“3+1”创新教育班,按照职能分为团队(主席、副主席、委员若干名)和技术团队,两个团队是俱乐部的核心力量,是俱乐部最宝贵的财富。团队成员由具有奉献精神、积极主动、善于沟通、动手能力比较突出、基础扎实的同学担任。管理团队负责社团的活动组织策划、会员管理、网站建设维护、财物管理等日常运营工作。技术团队则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程度的同学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与理论助学辅导,如义务技术讲座、上机实践指导等活动。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俱乐部的招新安排在新学年伊始,宣传实践类技术竞赛的内容,并展示历届学生科技成果、获奖作品,通过以往作品的实物、资料图片等全方位展示俱乐部风采与,吸引感兴趣的同学加入。俱乐部规模大了,会员异动(加入、退出、仅仅挂名等情况)就会增多,因此每学期初应该设定一个注册期限,未按时注册的老会员予以除名,原则上本学期内不得再加入。以此保证社团的纪律性,并且对会员情况心中有数。同时,可以选择元旦、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与“3+1”创新班联合进行校园展示,宣传“3+1”和俱乐部文化,扩大影响力。
  应该看到,一部分大学生刚入校时还保持高中时代的学习状态,满腔热忱。但逐渐会产生迷茫、厌学等消极情绪,很多人从此沉沦,依靠网游、玄幻、恋爱来支持。因此,我们必须为这些学生提供必要的平台,让他们发现计算机之美、实践动手给自己带来的充实感,进而参加到俱乐部队伍中来,重新找回人生的斗志及奋斗目标!看到学生所走过的弯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都会感到痛心,教师应当主动出击,从学生一进校园就给予必要的关心引导。
  实践证明,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是其他工作开展的前提,并且要坚持不懈地抓,贯穿俱乐部整个生命周期的抓。通过丰富多彩的俱乐部活动,吸引同学们先关注,再走近,后加入。俱乐部新老成员间、指导老师与成员间、企业工程师与成员间的种种良性互动无处不在,润物无声的思想熏陶,能有效催化激发其自身化学反应,从而使其摆脱“迷茫的大学”,拥抱积极的人生。
  辅导助学团队主体由技术团队负责,针对大一学生开展C语言辅导,对大二学生开展线路辅导,对大三学生开展嵌入式系统辅导。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根据技术团队自身以及学校的情况可适当调整。责任教师可以请专家对助学大纲做方向性把握。充分利用课余与周末的两天时间强化技术学习,原则上由技术团队给会员每周安排一次课,课程内容应深入浅出,特别注重与会员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要与传统授课方式有一定的区别。同时,建立起金字塔结构的专家教授一企业工程师、青年教师一高年级学生会员的俱乐部三级指导体系。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针对大一学生助学辅导,主要解决C语言程序设计的入门问题,通过助学辅导,使之产生浓厚兴趣。针对大二学生助学辅导,主要解决程序设计入门后,如何解决较复杂问题的能力,通过“电脑鼠走迷宫”这一项目,让他们体会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强大威力。针对高年级学生助学辅导,主要通过若干个电路DIY实验,培养学生的硬件设计能力,进而通过如“智能小车”等综合型项目将软硬件系统结合起来,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开发。
  实践证明,我校的学生科技俱乐部的模式与运行机制,以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为目标,以嵌入式系统项目设计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尽快掌握高新技术为特色,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具有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三、结论
  
  “校企合作学生科技俱乐部模式与运行机制探索”这一教改尝试,以其校企合作的背景,学生科技活动的形式,着力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学习的兴趣、动手能力、团队精神等,其目的是走出一条在大众化形势下,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创新与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零适应期”优秀本科生的工科院校教学改革之路。
  此教改尝试,涉及高校与企业、学生与教师。从前期实施的情况来看,达到了多方受益的效果。首先是学生对技术学习的兴趣浓厚,培养其动手能力、团队精神等;其次是企业可以招聘到更多综合素质高的“零适应期”优秀本科生;再次,教育者、教师也可通过校企合作,接触企业和最新应用技术,锻炼成长为“双师型”人才(指教师+工程师);最后,这一教改尝试还让学校受益,作为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内涵之一,在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方面闯出一条新路。总之,“校企合作学生科技俱乐部”内涵丰富,适用于工科院校各电类专业,对理论教学是非常有益的补充。在现行教育体制机制尚不能完全适应发展需要的普遍背景下,不啻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尝试。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以上是我们对工科院校大学生科技俱乐部教改实践中所取得的经验,教改仍需完善进步,还望更多的有责任感的企业和高校加入到创新教育的实践中来,进一步提高高等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优化教育结构,形成服务特色,提高服务层次和质量,进一步开创校企合作共赢的广泛前景,为创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试析微格教学法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