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企合作学生科技俱乐部模式与运行机制探
2015-02-12 01:18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关于校企合作学生科技俱乐部模式与运行机制探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高等大规模扩招以来,一定程度满足了人民群
[
摘要]高等大规模扩招以来,一定程度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招生数量增长的需求。但是,扩招也带来了资源紧张,教育产业化等一系列问题,已经使远离了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文章立足于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通过工科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学生科技俱乐部这一尝试,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人才,进而达到本科
时,零适应期过渡为工程技术人员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零适应期 校企合作 科技俱乐部
1999年我国高等院校扩招以来,高校
逐年递增,
就业率却在逐年下降,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困扰学生、家长、学校的棘手问题,备受各方关注。当下我国高校教育,过于偏重理论而忽视实践,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一边是企业求贤若渴,另一边是学校一筹莫展,由此可看出现今高校教育体制与社会的发展差距在扩大,校企联合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不失为一条有益的道路。
近一年来,
西安邮电学院和
江西理工大学等高校已经行动起来,创办了大学生协会、电子爱好者俱乐部、嵌入式兴趣小组、C俱乐部等学生社团,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吸引学生,建立起课堂之外的交流和实践平台,参与其中的学生在意识、思想和技术诸方面,得到了显著地提高。
一、学生科技俱乐部的探索与尝试
“就业难”成为重大社会问题,而用人单位招不到急需人才,导致“
招聘难”,“两难”问题的出现,反映了社会对高层次资源的需求逐渐从以数量为主转为以质量为主的变化。对此,从2007年开始,西安邮电学院系在原有兴趣小组的基础上,与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创办了西邮——周立功“3+1创新教育”实验班。实验班由企业出资,学校出人员场地。学生经过企业工程师和学校教师的考核
选拔进入。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学生大部分来源于开放实验室和兴趣小组,有一年以上的实践磨炼。这些学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成绩拔尖的“优等生”,但其身上最大的特点就是过硬的思想作风,明确的职业定位,面对难题挑战的自信,对技术的执著追求。而这些可能正是当代大学生中最为宝贵的品质。就是这些成绩“一般”的学生,经过3+1实验班的历练,2008届和2009届毕业生实现了100%当年就业,而且主要集中在研发、测试等高技术岗位。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传统思想教育所用的说教,被实践是失败的。而大一新生拥有大量的课余时间,又处于兴趣激发的黄金时间。如何引导大学新生,使他们的兴趣能成为学习的推动力,并在有益于学习的氛围中被熏陶,励志成才,进而改善学风小。我们认为这些应该是“高校质量工程”以学生为本的重要内涵,也是高校教师的重要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我校通过技术学习社团这一平台和载体,由高年级的优秀学生现身说法,影响他们,请企业人士进行职业规划的启蒙,以
计算机技术的多彩世界来吸引他们,以俱乐部的人文氛围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经过几年来师生们艰辛的努力,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成为解决思想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成为营造优良学风的新途径。
应该看到,用人单位招聘难的最主要原因是,绝大多数工科毕业生动手能力较差,创新能力缺失。目前高等学校工科专业中,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设置比例大于4:1,而发达
工科学生在校期间此比例接近1:1。例如“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电类专业很重要的一门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理论教学通常在45~55学时,但大多数高校仅安排8~10学时的实验课时,这样的培养方案是难以磨炼出产业界需要的人才的。
破解实践教学比重偏低和质量不高的难题,通过修改教学大纲,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瓶颈在于实践教学的硬件资源不足。须知,单靠加大教育事业经费投入,总量缺口很大,远水不解近渴。我们在教改实践中发现,毕业生中动手能力强的,无一例外是利用课余时间,从事大量实践活动的。固然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在寝室或自习室进行技术学习,问题在于真正有此觉悟的同学很少,而且缺少高手,很难坚持,更难达到一定水平。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从2003年开始,在教师的组织号召下,部分基础较好、动手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同学自发地成立嵌入式兴趣小组、Linux兴趣小组等,通过有目标有组织的团队学习,明显提高了同学们的实践动手水平。
兴趣小组的尝试取得成功后,考虑到面对的主要是高年级的一小部分同学,受益面不够大。因此我校又于2009年3月成立了西安邮电学院周立功C语言俱乐部,下设多个方向的兴趣小组,整合原有各小组资源,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年级的学生。
除此以外,指导教师还要求俱乐部骨干学生义务为广大低年级新生开展业余讲座,举办科技竞赛等经常性活动,将俱乐部“团结协作,崇尚实践”的气息向整个
校园播撒。予人玫瑰,手有余香,骨干学生的示范作用不但比教师的说教更有说服力,而且这些付出了辛勤劳动的学生,自己也因为帮助别人而收获了快乐和自信,收获了自我价值实现后的满足,还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