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高校和谐校园中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寝室文化(2)

2015-02-17 01:17
导读:2 建设寝室的具体措施与建议 2.1 深入学生寝室,为构建和谐寝室创设一切可能的条件 以 辅导 员队伍为主干,学院相关领导、老干部、老党员等相关的工

  
  2 建设寝室的具体措施与建议
  
  2.1 深入学生寝室,为构建和谐寝室创设一切可能的条件
  以辅导员队伍为主干,学院相关领导、老干部、老党员等相关的工作者为支流适时地深入学生寝室。努力建设一支奉献精神强、善于与大学生沟通交流、能成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的辅导员队伍。通过畅谈人生理想,沟通生活感受,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革命光荣传统和伟大精神的教育,使学生更加坚定正确的方向,明确大学生活的奋斗目标,领悟人生的真谛,规范自身的行为。深入学生寝室学生学习生活,与学生开展思想交流,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检查督促学习、卫生、纪律、安全等情况。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教育工作者需认真履行育人职责,主动深入寝室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2 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突出寝室长的角色,加强寝室制度建设
  必须打破以往错误的观念,认为寝室长就是打水员、扫地员、服务员的角色,高度重视寝室长在寝室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同学们通过选举的方式,将热心班级工作、成绩优良的同学吸收为寝室长,通过培训、个别谈话和集体活动,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服务思想和楷模意识,提高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他们在思想上、作风上、能力上都能适应当前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通过寝室长交流会、班委会、民主生活会等促进寝室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了解,加强团结,提升他们的整体意识和全局观念;对于相对落后的寝室长,要通过学习交流与个别谈心,引导他们学习专业知识,发挥自身特长,提高专业技能和学习成绩,使他们成为广大学生学习的榜样。将学生、学生干部、寝室长在寝室中的日常行为表现纳入德育类课程的考核,记入德育类课程成绩;记入学生的;记入综合测评成绩等。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3 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使寝室文化建出水平、建出特色
  围绕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和自我服务的目标,选准寝室文化建设的内容。
  针对各个院校、专业的特点开展以专业学习、研究生报考、和过级等为主要内容来提升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开展丰富多才彩的学习竞赛活动。重视同学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开展寝室征文、手抄报、三人篮球赛等小型多样的、特色突出的文体活动;鼓励和引导同学们参加校园文化节、学术科技节;以寝室为单位大力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设计、小制作科技竞赛活动等。建设以主题文化为特色的特色宿舍,如“党员之家”、“温馨小居”、“爱心之家”等。以特色寝室为龙头,带动寝室各方面的工作,同学们之间的凝聚力得到增强,团结合作的精神得到较好的提升,身体、健康素质得到提高,也为积极构筑和谐的寝室文化提供了具体依托,并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深入,校园文化建设更加丰富生动。
  2.4 高度重视德育建设,文明寝室遍布和谐校园
  在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浪潮中,当今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影响,高校的德育工作面临着来自思想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的十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我们的思想教育极有必要继承古代德育首位的优良传统。离开了思想教育就谈不上育人,教育就会丢掉根本,青年学生就会丧失理想信念之“魂”,动摇民族精神之“根”。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发表了以“八荣八耻”继承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对当今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最新阐释。
  在平时的思想教育工作中,让同学们明确必须有意识主动地提高道德水平,通过对寝室文明公约等校规校纪的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促使广大学生努力践行大学生行为规范,养成爱护公物、勤俭节约、文明守纪的良好习惯,使他们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寝室文化建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细胞和基础,急需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与拓展。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参考文献
  [1]王敏勤.如何构建和谐的学校[J].当代教育科学,2006,(9).
  [2]刘向信.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概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上一篇:试论普通高校岗位设置与岗位聘用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