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大学 教师职业 教学 能力
论文摘 要:大学英语教师队伍普遍存在职前不完善、教学观念落后、科研意识和能力薄弱、缺乏合作发展意识等现象。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对教学进行观察和反思、探索和研究。通过个人努力和群体发展途径,使自己在学科教学能力、和现代信息素养、科研能力、职业等多个方面持续的、终生的动态化发展。
世界教育改革历经半个多世纪,教师教育由原来的“教师培训”转到“教师发展”,这是外语教育改革的必然转变。在我国,“教师发展”理念还没完全深入人心。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我国与国际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但目前我国的外语教学质量远不能满足和社会的需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职业发展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必由之路。那么,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目标是什么?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存在哪些障碍?大学英语教师如何才能转变观念,发展自己的职业能力?
1. 教师职业发展:内涵和目标
根据Lange(1990: 245-268)的定义,教师发展指教师(包括岗前和在职教师)在智力、经验和态度上的可持续成长过程。Graves则认为教师发展应包括内涵和外延,通过个人实践和反思属于内涵发展,外延即借鉴他人的经验和理论。教师发展与传统的教师培训相比,有什么不同?Wallace这样论述,教师培训是由别人组织和提供,而教师发展是由教师自己进行,并且是由于自身的需求而进行的研究行为。教师发展是终身持续成长的过程,包括集体和个人自主的学习(转引自Crandall, 2000: 20-21)。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外语教师教育就已在政府的敦促下形成政策化、标准化和终身化的趋势,现在美国的外语教学已被纳入标准化的轨道,教师职业也有了动态的发展目标。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外语学习和教学标准。根据我国传统外语教育家的观点,英语教师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素质:(1)英语学科知识,即专业技能(能教);(2)教育专业知识,即教学知识(会教);(3)教育专业精神(师德)。结合这三个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职业发展应体现在教师通过个体或群体的自主学习,对教学进行观察和反思、探索和研究,使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地、终身地动态化发展:(1)学科教学能力;(2)文化和现代信息素养;(3)科研能力;(4)职业道德。
2. 教师职业发展:现状和问题
2.1 职前教育不完善
我国外语教育存在重学科知识而轻学科教学能力的现象。师范教育的培养大多以学科知识为中心,教育学、学、及自然科学等相关学科所占课程设置的比例很少,教学方法和教学素质的培养达不到师范教育的要求。大学最后一年为期一个月的教学的目的是学生在教师下,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和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是,因为与、考研和找工作相冲突,效果大打折扣。具备了学科知识只代表“能教”,并不代表“会教”;要达到“会教”的层面,需要系统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和技能训练。
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非师范专业加入教师队伍,针对他们进行的岗前培训只是一些粗浅的教育教学知识,没有教学实践活动,岗前培训发挥的效能低微。高校近年连年扩招,大量新教师加入大学英语教师队伍。新教师没有经过类似欧美国家的职前、入职考核认证,新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要提高其教学能力,教师职业发展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