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析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2015-02-16 01:41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浅析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关键词:大学 教师职业 教学 能力

  关键词:大学 教师职业 教学 能力

  论文摘 要:大学英语教师队伍普遍存在职前不完善、教学观念落后、科研意识和能力薄弱、缺乏合作发展意识等现象。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对教学进行观察和反思、探索和研究。通过个人努力和群体发展途径,使自己在学科教学能力、和现代信息素养、科研能力、职业等多个方面持续的、终生的动态化发展。
  
  世界教育改革历经半个多世纪,教师教育由原来的“教师培训”转到“教师发展”,这是外语教育改革的必然转变。在我国,“教师发展”理念还没完全深入人心。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我国与国际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但目前我国的外语教学质量远不能满足和社会的需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职业发展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必由之路。那么,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目标是什么?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存在哪些障碍?大学英语教师如何才能转变观念,发展自己的职业能力?
  
  1. 教师职业发展:内涵和目标
  
  根据Lange(1990: 245-268)的定义,教师发展指教师(包括岗前和在职教师)在智力、经验和态度上的可持续成长过程。Graves则认为教师发展应包括内涵和外延,通过个人实践和反思属于内涵发展,外延即借鉴他人的经验和理论。教师发展与传统的教师培训相比,有什么不同?Wallace这样论述,教师培训是由别人组织和提供,而教师发展是由教师自己进行,并且是由于自身的需求而进行的研究行为。教师发展是终身持续成长的过程,包括集体和个人自主的学习(转引自Crandall, 2000: 20-21)。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外语教师教育就已在政府的敦促下形成政策化、标准化和终身化的趋势,现在美国的外语教学已被纳入标准化的轨道,教师职业也有了动态的发展目标。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外语学习和教学标准。根据我国传统外语教育家的观点,英语教师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素质:(1)英语学科知识,即专业技能(能教);(2)教育专业知识,即教学知识(会教);(3)教育专业精神(师德)。结合这三个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职业发展应体现在教师通过个体或群体的自主学习,对教学进行观察和反思、探索和研究,使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地、终身地动态化发展:(1)学科教学能力;(2)文化和现代信息素养;(3)科研能力;(4)职业道德。
  
  2. 教师职业发展:现状和问题
  
  2.1 职前教育不完善
  我国外语教育存在重学科知识而轻学科教学能力的现象。师范教育的培养大多以学科知识为中心,教育学、学、及自然科学等相关学科所占课程设置的比例很少,教学方法和教学素质的培养达不到师范教育的要求。大学最后一年为期一个月的教学的目的是学生在教师下,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和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是,因为与考研和找工作相冲突,效果大打折扣。具备了学科知识只代表“能教”,并不代表“会教”;要达到“会教”的层面,需要系统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和技能训练。
  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非师范专业加入教师队伍,针对他们进行的岗前培训只是一些粗浅的教育教学知识,没有教学实践活动,岗前培训发挥的效能低微。高校近年连年扩招,大量新教师加入大学英语教师队伍。新教师没有经过类似欧美国家的职前、入职考核认证,新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要提高其教学能力,教师职业发展必不可少。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2.2 教学观念落后
  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和陈旧。许多教师不熟悉第二学习规律,不了解心理学和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未能在教学中很好地贯彻交际教学的理念,忽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未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创造大量机会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或创设有利于激励学习、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学习等。许多教师沿袭传授者的角色,采用语法法进行教学,用母语详细讲解语言知识和翻译课文。在课堂上,教师是“一言堂”,学生只能听教师讲授语言知识,没有机会开口用目的语进行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外语教学与别的学科不同,外语教学的教学目标不是传授语言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实践机会,只学习语言知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怎么发展?
  2.3 科研意识和能力薄弱
  我国的外语教学研究水平偏低,不能与国外同行相提并论,具体表现为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对外语教学的研究从一味追随国外的新潮理论到偏向语言学研究,照搬照抄国外的理论研究成果,结果与我国的实际情况不相符,难以付诸教学实践。而富有经验的教师或其他教育工作者往往局限于个人狭小范围,没有将自己的实践经验通过一定的方法上升到理论并加以推广,造成广大教师“师从无门”,教学能力的提高主要依靠经验的积累。理论与实践脱节说明外语教学界的研究水平即科研能力需要加强。另外,由于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科研方法训练,学历偏低,跨学科高学历教师不多,广大教师的科研意识薄弱。而且许多教师在主观上存在等和靠的思想,希望上面的机构提供培训机会以提高研究能力或者有学科带头人引领他们往前走,自己却没有主动利用一些研究方法,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对教学理论加以验证并把验证结果升华为研究成果。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近年来,随着外语教学改革的推进,教师在探索新的外语教学改革模式过程中,新教材的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运用大大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尤其是近年高校连年扩招,造成师生比例严重失衡。据,有些院校师生比例为1:130,英语教师每周任课节数平均达到16节,大班和合班上课增加了教师的压力和教学的难度。由于教师疲于应付繁重的日常教学工作而无暇顾及科研工作,科研成了教师职业发展的瓶颈,科研无法与教学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态势。
  2.4 缺乏合作发展意识
  Wallace(1998: 207-219)认为,教师长期处于职业发展隔离状态,对其职业的持续发展而言是极大的障碍。职业隔离状态不打破,教师职业发展无法顺利进行。近年来,许多大学英语教师已经逐渐意识到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提升和发展职业能力的积极性很高,并且掌握了一定有效的方法,但缺乏合作发展意识,长期处于职业发展隔离状态,其所采用的方式大部分是个人独立进行。这些教师长期独自备课写教案,没有和同事讨论和交流对教材或教学计划的意见和看法,没有合作上课或互相听说,也不欢迎同事来听课——担心会涉及对自己的教学评价。教研活动如教学问题讨论、评课、交换教案、集体备课等很少参加。科研课题的大部分工作由主要负责人自己完成,其他人只是做一些辅助性工作。没机会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班,没法和同行切磋,不了解本领域的最近发展动态。不属于任何专业团队,无法听到不同的见解,更谈不上互相帮助、共享资源、共同进步。
上一篇:浅谈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