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传统文化的缺失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2)

2015-02-23 01:04
导读:2.发扬传统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吃苦耐劳品质。刚健自强作为中国 的一种基本人文精神,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自强自立

  2.发扬传统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吃苦耐劳品质。刚健自强作为中国的一种基本人文精神,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自强自立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始至终倡导的人格品质。“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千百年来激励人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泰然处之,积极进取。传说中的“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和“夸父追日”等故事,其核心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奋斗不息精神。当代大学生生逢盛世,虽然在顺境中前进,如同顺水行舟,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使人们更容易接近和实现目标。但是顺境中的宽松气氛、优越条件易使人滋生骄娇二气,自满自足,意志衰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学习的压力、的压力、就业的压力、情感的压力等像洪水一样,冲击着大学生们的。而且有好多同学已经倒在了它的强压之下,在自己心理的阴影里画圈圈,痛苦不堪。自强不息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起坚强的意志力,能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
  3.承继传统文化中仁人君子的做人处事原则,教育学生首先学会做人。人是关系的总和,人生一世必须交际。今天常常把一个人人际关系的状态称为人脉,人脉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良好人脉的形成应坚持平等、诚信、宽容、互助的原则。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际关系的理论不仅在漫长封建社会而且在激烈竞争的今天,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传统文化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仅提供了人际关系的准则,同时也是实行这一准则的普遍方法论原则。在人和人的相处中,传统文化特别强调要“推己及人”,要关心他人,也就是要“爱人”。作为孔子思想核心的“仁”,其核心要求是“仁者,爱人也”。而爱人不只是爱亲属,还要爱别人,要做到与人为善。当前部分大学生感到人际关系难处,存在着社交恐惧,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仁人君子精神,有助于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找到克服恐惧的方法。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4.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关于礼仪礼节的宝贵资源,提升学校的人文风气。基于人有不同的德性,如果人人率性而为,随意行动,社会秩序就会难以保证有序化。于是传统文化注意用礼仪来统一人的行为,使人的行为规范化。礼仪、礼节在学校活动中有维护管理秩序的作用,因此学校应提倡赋予现代意义的礼仪观、礼治观,这些对学校管理活动的规范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学校应该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管理措施来制约学生的言行,如规定上课下课学生应该起立向授课教师致礼,学生见到老师应该问好等。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的场所张贴一些有关礼仪礼节的知识和常识,开设关于礼仪礼节问题的讲座或论坛,使礼仪礼貌的知识和常识深入人心,形成人人讲礼貌、和谐有序的校园风气。

  三、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举措

  利用和借鉴传统文化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我们只有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才能真正体现对于优良传统的继承。因此,应该积极探索和切实落实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办法和途径。
  1.让学生多读古典书籍。我国古代众多的文人大都有着高尚的人格品节,他们的作品都是自己崇高的人格思想的真实流露。司马迁正直不阿、受辱不屈、发愤著书的执著精神,陶渊明淡泊明志、弃官归隐、追求人身自由的品格操守,屈原疾恶如仇、修身洁行、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都在他们的诗词歌赋中有着突出的表现。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阅读理解古代文化典籍的过程中,去自觉地感受和体验其中的人格精神,使这种人格精神对其产生潜在而深远的影响。各高校可以从大学新生踏入校园伊始,统一向各新班班主任布置学生在大学四年应该读的古典文化书籍,并开设有关书籍和经典解读的选修课或讲座,还应该通过思政课、寝室文化、班集体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形式来熏陶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涵养,提升大学生的思想与道德境界。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2.传统文化进大学课堂。当前高校相关课程设置普遍在通识课程中设有传统文化课程,但是没有对传统文化的某一部分给予学生系统的讲解,还是处于泛泛而谈的阶段,使得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对此,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依托有关专家学者、出版部门联合编写高质量的阅读;另一方面,必须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增加相关课程的设置。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把传统文化课作为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中,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课程范围应包括古代、道德、教育等领域的思想,以弘扬中华民族高尚的民族气节、民族精神为主旋律,以发扬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为重要内容。
  3.校园文化建设要注意营造传统文化的氛围。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必须运用校园文化的各种形式(如校刊校报、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增强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力。学校可以规定某一期黑板报或者校报的某一版必须是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并组织评比活动;可以开展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征文活动。通过这些举措,调动大学生们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此外,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举办一些讲座,多开设一些选修课,这是高校应该做到的,也是有能力做到的。
  4.学校领导和教师应起表率作用。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其形象直接影响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由此,要弘扬传统文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绩效,首先必须在教师中组织学习,加强教师队伍的传统文化教育,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重视“言教”与“身教”合一,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具有身教示范的人格力量。在传统文化中,孔子主张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孟子说“吾未闻枉己而能正人者也”,强调领导者的示范形象作用。为此,要注意发挥高校教师在各个方面的表率作用,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5.充分利用学生社团组织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起着特殊的作用。一个优秀的社团在成员中倡导的价值观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成员的心灵;制定的行为规范能够培养和提高成员的礼仪修养;成员间的互帮、互学、互爱,可以培养成员的“仁爱”意识和有助于成员的身心和谐。因此,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社团组织弘扬传统文化,使社团成为高校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总之,我们应该充分正视部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弱化的问题,找到其中的原因并积极探寻解决的对策。毋庸置疑,利用和借鉴传统文化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上一篇:简析孝文化特色的高职德育体系构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