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析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2)

2015-03-12 02:32
导读:二、高校思想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径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就在于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科学、合理、规范地行使人类自身的行为权利,改变人


  二、高校思想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径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就在于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科学、合理、规范地行使人类自身的行为权利,改变人类与自然相处的行为模式。高校要真正做到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必须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
  首先,把生态文明知识纳入“两课”中。“两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生态文明教育必须借助这一平台,结合“两课”各门课程各自的内容和特点,客观地联系有关生态文明的知识以及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在“思想修养与基础”课的教学中,要着重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在“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主义理论概论”课的教学中,要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向学生阐明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进而提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强生态保护,实施可持续才是我们的唯一选择。在“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中,我们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说明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同时,在假期布置调研,让大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地方的生态文明状况进行研究,写出调研报告,以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其次,通过举办生态文明教育讲座、组织讨论会以及开展生态文明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举办生态文明教育讲座,组织讨论会,开展生态文明知识竞赛可以使大学生系统地了解生态文明知识。使学生明白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人类世代生活在地球上,并且一刻也无法离开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命形态,自毁家园就是自毁生命。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何等重要。同时,使学生强烈地意识到珍爱地球上的每一种生物,爱护生态环境,就是爱惜我们自己、热爱美好生活的表现,更是高尚道德情操的体现,保护生态环境是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再次,创办生态文明教育主题网站。网络作为继广播、报纸、之后的新兴媒体,其传递方式之简便、信息量之大、传递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网络的发展,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为人们更好地了解世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必须抓住网络这个阵地,抢占信息网络这个“制高点”,让生态文明教育搭上网络快车。因此,高校要创办生态文明教育主题网站,设置生态文明栏目,定期剪贴一些相关的知识,让学生时时了解和掌握我国以及世界各国生态文明的现状,了解生态环境恶化、物种锐减、气温升高、沙漠化加剧、能源危机的程度;了解文明造成的污染和危害以及工业污染和化学农的污染是怎样通过生态学的基本规律(如食物链)产生作用,对人身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大学生是掌握当代科技知识的主要群体,是和实践生态文明的新生力量,他们生态文明意识的觉醒和觉悟、生态文明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全的生态文明素质,进而有利于提高国家在世界上的竞争力。
  最后,加强校园生态建设,营造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高校要建立、健全与环保法律、法规相结合的和谐统一的制度体系,鼓励与校园生态文化相协调的思想行为,抑制与校园生态文化相背离的思想行为,以此强化大学生生态行为是非观念,坚定生态道德信念。高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环保活动,使大学生真正做到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提高他们的生态道德意识。可以在校园设立“监督站”,通过广播、校报等形式,批评那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宣传和表彰那些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营造一个良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光荣、破坏生态环境可耻的氛围。还可以借助“世界环境日”“地球日”“世界水日”等搞主题宣传活动,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举办摄影、征文、、展览、绘画等形式多样的大型活动,宣传环境保护的科技知识、法律法规,倡导绿色消费,使生态道德深入人心,形成关爱生态、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浓厚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使大学生耳濡目染地受到积极影响,唤起他们深层次的生态环保意识,逐步提升生态道德情感。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大学生正值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日趋稳定、成熟的重要时期,高校在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把握时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激发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携手共创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
上一篇:关于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探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