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环境下有效学习发生的条件及策略探究(2)
2015-03-21 01:33
导读:(3)有效的网络学习行为实时监控。网络下的学习是高度自主化的学习,师生时空分离,没有了教师对学习者面对面的实时监控,学习更多地依赖于学习
(3)有效的网络学习行为实时监控。网络下的学习是高度自主化的学习,师生时空分离,没有了教师对学习者面对面的实时监控,学习更多地依赖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自主意识和自控能力,这对学习者本身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4]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监控就是针对学习者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系列活动,进行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一系列过程。[6]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者大多缺乏自主学习所需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控制的学习能力,因此,引入和强化监控机制相当必要。[5]通过加强对学习者外在学习行为的监控,提高学习者的自我控制,同时在网络学习过程中给予学习者及时的学习反馈,以激发、保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从而保证网络环境下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习质量。
内外条件的相互影响,共同制约着有效学习行为的发生,在分析了影响网络环境下有效学习行为发生的条件后,从这些影响条件出发,可以为网络环境下有效学习行为的发生提出一些策略和方法。
二、网络环境下促进有效学习发生的策略 1.构建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
学习者在网络中的学习,必须在一定的、适合学习的环境中进行,构建和谐和宽松的学习环境是激发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前提。在这样的环境中,应该有学习者学习所需要的一些网络资源,如各种教学网站,
期刊等。也需要有一定的认知工具,有效地帮助学习者进行学习。同时需要一些智能系统,如智能导师系统、专家系统等,在学习者学习遇到挫折而停滞、自己不能解决时,求救于一些专家学者(模拟)。还需要一些交流通讯工具,便于学习者之间和学习者与教师之间互相沟通。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培养学习者自我调控能力
自我调控学习包括调控学习情绪、调整学习方法和调节学习行为。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行为等情况有自我认识和调控的能力,能主动发现学习中即将出现或已开始出现的问题,并能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更需要学习者更强的自我调控能力,不具备一定的自我调控能力的学习者将很难适应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学习者可以通过一些工具例如思维导图工具等,对学习过程和高水平思维活动进行监控,也可通过电子学档等工具对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更多的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者自我调控的工具,还亟待去发现,去创造。
3.注重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更多体现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更需要学习者自己更加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加工知识。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应逐渐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网络环境下的各种交流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展,也为学习者之间协同学习的开展提供了许多可能,这也是网络环境下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强调学习者之间的协作学习能力,正是当前改革中学习者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只有具有更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的学习者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而网络环境所具有的特点,更加有助于学习者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
网络环境下有效学习的发生受到多种条件的影响,也需要多方面人员的共同努力,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深入人心,为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是,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大家所关心的重点。只有在网络环境进行的学习更加有效,才能激发人们借助网络进行学习的信心和热情,进而才能更有效地去学习。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参考文献:
[1]鲍银霞.有效学习发生的条件及其对教师教学的要求[J].教育导刊,2005,(09).
[2]余旋.基于中学课堂下的有效学习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2007.
[3]梁继概.运用有效学习策略让学生主动学习[J].吉林教育,2008,(15).
[4]拉尔夫W.泰勒.有效学习的条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01).
[5]童金皓,边玉芳.网络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03).
[6]董奇,周勇.关于学生学习自我监控的实验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