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简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15-03-19 01:53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简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实践是实现高校思想培育目标的重要环节。文

  [摘要]实践是实现高校思想培育目标的重要环节。文章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动机的分析,提出必须针对其动机,找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认识的不足以及中的缺陷,以提升前期指导的效果,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对其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最有效的显性方法之一。近年来,各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都开展得有声有色,并在内容、形式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达到了让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和“磨炼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目的。由于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教育研究者应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和研究力度,尤其是要重点研究如何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以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2009年3~4月,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在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川北院、西华师范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四川职业技术学院8所院校进行了“关于四川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共发放问卷2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20份。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保障体系建设、制约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初探、构建多元化渠道以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建立、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社会责任感培养、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必须建立与之适应的激励模式,以及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和满意度等。本文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动机入手,对其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分析。

大学排名



  一、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动机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动机是“了解社会,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面临日渐增大的竞争压力,大学生已经意识到当今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即需要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操作能力、应变能力才能适应社会,而具备上述能力的基础是要在广度和深度上对社会有进一步的了解,因而“扩大知识面”是必需的。学生看重的不再是回报,而是“经验”回报,是内在需求。大部分大学生更渴望通过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素质,进而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增加竞争的筹码。据调查,80、90后大学生并非外界某些报道所言的“失去信仰的一代”,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依然很强烈。此外,调查结果还显示,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而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比例只占2.03%,这说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大学生成长需要的物质条件已基本能够得到满足,尽管如此,高校教育工作者仍然要重视对贫困大学生的帮扶工作。
  中国教育需要完成从“近代”向“现代”的转型,即实现形态上的彻底转换,这就需要创新教育理论,吸取时代的先进,满足时代的新要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明确指出:“系统即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或部分结合在一起并具有特定功能,达到同一目的的有机整体。”社会实践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只有和谐、高效地运行,才能获得系统效益,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最大化。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我们只需要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快乐求知,在实践中为生活做准备。与其他载体相比,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这个载体有显著优势,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在设计社会实践活动时,要尽可能满足大学生的实践动机。然而,目前政府、社会、高校到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认识都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例如我们经常出于思想教育、就业、等目的来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缺乏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动机的考虑。如果社会实践的设计不能较好地为学生的实践动机服务,就不能调动起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社会实践往往不易达到预期的目的。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教育从来都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帮助个体实现社会化的最有效的工具。大学生需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现实生活,重组生活经验。因此,我们应根据这些需求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例如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实践场所,提醒学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增加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扩展知识面、巩固专业知识、提高技能水平。高校应将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作为目标,并依靠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有效途径实现这一目标。虽然还有极少部分学生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自己成长和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只是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种被动的行为,但毕竟绝大多生参加实践的动机是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积极的内在动机使他们对社会实践保有持续的动力和热情。总之,教育工作者不必过多地强调动机的形成,而更应该根据学生参与实践的不同需求来调整指导的侧重点。
上一篇:浅谈创新实验教学与传统实验教学的比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