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本文在“卓越计划”背景下展开,从专、兼职教师实践能力、资源属性等角度探讨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为后续研究提供帮助。
论文关键词:卓越计划;应用型本科;双师
一、对“卓越计划”双师要求的解读
“卓越计划”对专职教师的要求是:对于没有工程经历的教师,安排他们到企业去工作1~2年,进行企业轮训的制度锻炼。同时,将优先支持青年骨干教师出国到研修。[1][2]
“卓越计划”对兼职教师的要求是:大力引进具有丰富工程经历的教师,从企业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工程专家和人员到学校任教。
二、“双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兼职教师:大师级别人物少,专业水准不高。目前,尽管在我院各系有为数不少的兼职教师,但缺乏行业、企业大师级别的教师,且这些教师的实践知识相对陈旧。缺乏行业、企业大师的原因主要是:一是时间和精力有限,兼职教师不能有效兼顾兼职工作与原有岗位的关系;二是对兼职教师在实践能力考核、学院认知程度、薪酬激励等方面存在不足。[3]以上一些原因导致目前我院兼职教师综合水平不高。
(二)科研转化为生产的能力较弱。对于高校而言,科研能力以及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应用的能力是衡量其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标准。一方面,系别间科研转化能力差别大:当前,我院的科研成果转化主要集中在技术应用性较强的系别,如系、系等,工具类在专业成果转化方面比较隐性,服务程度较低。
另外,教师实践能力不足:我院很多教师直接从普通高校引进,先天缺乏行业企业经历,较缺乏服务能力。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三)教师的人力资源属性被漠视。由于教师是重要的战略性人力资源,因而对教师的“选、用、育、留”工作至关重要。目前,在这四个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选、用”方面:注重兼职教师的实践能力,对其理论能力考核不足;近几年,对专职教师的选用主要从普通高校引进硕士研究生,重视其理论基础,对实践能力转化方面较忽视。整体看来,缺乏专门针对教师的入职标准。
“育、留”方面:目前,我院最高学历的教师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数量较少,缺乏更高学历的教师。而且,对专职、兼职教师在培训、薪酬、考核、职业生涯发展方面还存在不足。
(四)专职教师:理论转化实践的能力差,影响教学改革进程。近年,我院各系集中力量从普通高等学校引进了大量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这些大学生作为学院的内聘教师,享受相关待遇,不足的是,这些新教师普遍缺乏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而且所教授的课程与自身专业背景不合。
同时,这些新教师在教法、教学技巧等教学基本功方面不成熟,这些对直接影响了学院的教学改革进程。
三、解决对策
(一)兼职教师:理论、技能双重视。随着应用型本科建设速度的加快,应引进既具有高层次理论又具有高级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在专业技术、行业企业最新动态有远见卓识的企事业单位的专家。
为保障兼职教师的权益,通过企业、学院、学生三重考评方式进行,以学院、学生评价为主,企业评价为辅。
(二)积极拓展横纵、纵向课题,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例如,依托专业公司和研究所加强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联合与合作,争取实现横向课题零的突破,纵向科技类课题立项达到10项。横向课题立项成功前三项分别奖励2000元、1000元、500元;专利申报成功奖励600元。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