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的建设与管理(2)
2015-03-30 01:01
导读:3.大学教师自身发展的要求。目前,大学英语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自身业务进修和科研工作受到很大影响,因而造成了其科研成果少,职称层次低的局面
3.大学教师自身发展的要求。目前,大学英语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自身业务进修和科研工作受到很大影响,因而造成了其科研成果少,职称层次低的局面。长此以往,势必影响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并最终影响到大学英语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全科型的大学也不利于教师形成固定的科研方向,难以实现科研成果的系统化。组成教学团队,能使每位教师相对固定地从事某一方面的教学和科研,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三、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建设的内容
1.提高团队成员的素质。团队成员的素质主要体现在学历、职称、能力等方面。要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
研究生,以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根据团队建设目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做好青年教师的选派工作,并注意正确处理矛盾。加强教师的在职
培训,利用以老带新、同行交流、访学、进修、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等形式进行培训,团队教师之间通过开展教学研讨会、集体备课等措施,以提高教学团队成员的素质。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在提高职称方面的主要障碍是科研成果不过硬,因此,要着力培养团队成员的科研意识,提高科研水平。此外,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使他们容易倾向于采用“单兵作战”的方式,而繁重的教学任务也使得许多教师无暇顾及科研工作。但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是现代大学英语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因此,教学团队要培养团队成员的科研意识和科研兴趣,在团队内部可实行“导师制”,由团队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带领青年教师进行课题研究。以教学研究为例,教师可以从本校学生英语学习的具体情况入手,结合英语学习的自身规律,从而在教学实践中提炼出教学研究的课题,团队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从中选择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2.优化团队的整体结构。第一,确定优化的方向和重点。团队的力量来自于成员之间的协作与配合,成员之间在知识、技能、个性等方面是否存在很强的互补性决定了团队绩效的高低。团队的内部结构,一般是指团队内成员的有机构成。具体来说,指的是团队成员在性别、专业、年龄、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的构成情况。从教学团队的结构看,要注意团队成员在知识技能、年龄、个性特征上的优化组合,做到学历搭配均衡、职称分配合理、年龄层次匀称,从而保障团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而优化的重点则在于选拔合适的团队带头人,教学团队带头人是团队的核心和灵魂,他们应具有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并善于合作与倾听意见。团队带头人既可采用推荐的方式产生,也可引入竞争机制,或由机关直接任命,实行动态管理。另外,还要注意团队的规模要保持适中,在现有的高校招生规模下,大学英语教师人数往往偏多,这样则可以组建多个大学英语教学团队。
第二,落实团队各成员的职责。共同的目标是组建团队的基石,而目标的实现则需要落实各成员的具体责任。教学团队的建设就是要在共同的目标下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这就需要对目标进行合理的分解,并依据团队成员的教学特长、个性特征和个人偏好等进行角色定位,对任务进行科学的分工,充分发挥各成员的优势。同时,也需要团队成员对自身有准确的定位,明确自己奋斗的方向。在此基础上,还要协调好各成员之间的关系,通过互相沟通、取长补短,以达成共识,实现密切合作,保证团队工作的良好运行。
3.提升团队的水平。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建设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英语能力,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要努力提升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的水平。团队水平的提升既是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衡量其建设成效的标志。团队水平包含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水平,通常以精品课程、教学成果奖、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教学研究项目和论文、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作为显示性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并非个人的力量所能实现的,而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经过有组织地长期建设才能取得。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四、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的管理
1.团队运行机制。一个团队,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就不能形成对其成员的约束力。因此,建立明确的管理制度,让团队管理有章可循,这对于团队按时完成计划的工作任务,按期完成团队的共同目标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大学英语教学目前大多采用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一个教研室的所有教师均要独立完成大学英语1~4级的全部课程的教学,导致教师的工作量极大,无暇开展科研工作。而现在有许多大学采用了新的教学模式,在教研室内部建立教学团队,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能够胜任的部分进行分段上课,团队采用“课程负责人”的制度,将教研室的资源要素和教学资源要素进行重新整合、优化配置,使教学团队成为一个稳定的、健康发展的团队。
在学校层面,就要遵循高等规律,加强统筹规划,完善教学团队发展的相关制度和政策,建立健全教学团队的运行机制。
2.团队管理机制。首先,在团队带头人的带领下,经过全体成员的反复讨论,形成团队的发展目标。然后,要制定具体的措施和步骤,将任务及时分配给每一个团队成员,并提出明确的完成时间,使团队成员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团队带头人应组织人员定期对团队成员个人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及时纠偏和激励。团队应为其成员营造互帮互学、团结合作的良好氛围,虽然工作任务落实到了个人,但大家仍要互相帮助,达到团队绩效最优化,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学校层面,要制定有利于教学团队发展的激励政策,对于表现突出的团队带头人和团队成员给予物质、职称评聘等方面的奖励,从而为教学团队的健康发展营造具有竞争性的政策。
3.团队考核评价机制。教学团队的建设和管理需要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的保障。为完成教学团队的目标所开展的各项工作和活动都离不开相应的经费支持,因此,有必要设立团队建设专项经费,为团队建设提供保障。同时,也应建立基于团队业绩和团队整体绩效的考核评价体系,既要对个人进行考核评价,也要对团队整体进行考核评价,重点应放在考核团队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团队的凝聚力、创新性等方面。管理部门应对教学团队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查,对教学团队的阶段性成果进行总结。对于在规定的期限内顺利完成目标,并经专家组评估和验收达到优秀的教学团队,学校可将其纳入下一轮资助计划,以促进该教学团队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建立教学团队的考核评价保障机制,能够对团队成员个人和整个教学团队进行科学、有效、公平、公正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