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大学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2)

2015-04-15 01:09
导读:2.应具备良好的人格魅力。“德高为师,学博为范”。良好的品质,是一名体育教师必备的素质。教师必须做学生的表率,不单要教给学生应学的知识,更要以自

  2.应具备良好的人格魅力。“德高为师,学博为范”。良好的品质,是一名体育教师必备的素质。教师必须做学生的表率,不单要教给学生应学的知识,更要以自身为榜样潜移默化地进行道德品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相统一。道德指的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可以具体化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意识等。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例如,在我国承办奥运会之际,体育教师可以利用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的典型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举办拔河、接力等项目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3.应具备持续创新的能力。创新是任何事物发展的源泉,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创新也显得非常重要。这要求体育教师应加强学习,更新观念,自觉参与学校体育改革,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正确认识学校体育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要转变教学观念,传统体育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旧的教学观,不利于21世纪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应当转变教师旧的教学思想,变被动式教学为主动式教学,从而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由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
  4.应具备较强的现代教学能力。当今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知识积累最为丰富、科技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也是人们接受新事物、吸收新知识最快速的时期。作为当代大学生,他们是当代优秀青年的代表性群体,提高他们的体育兴趣和体育技能,是决定能否传授给他们体育能力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增长学生体育知识、提高学生体育技能的必要途径,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掌握较强的体育技战术能力的同时,必须熟练应用多媒体、声像影音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三、改革建议

  1.加强培训,注重师资培养。要想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通过“以老带新”,使广大年轻教师快速成长,成为可以担当重任的优秀力量;通过实践锻炼、学历培养、短期进修、职业资格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方式、方法,使中青年教师成为教书育人的中流砥柱。逐步形成老、中、青相结合,高级、中级、初级职称互补的格局,时刻把创新教学模式、钻研科研方法、培养学生技能放在实践教学的第一位,建立起能打仗、打好仗的高素质体育队伍。
  2.良好的品德素质和职业道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良好的品德素质和职业道德成为人的发展的关键要素,社会对人们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的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人品德和职业道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体育教师只有确立相应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起职业情感,树立职业理想,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工作上才能主动、热情、耐心、周到,才能正视和改正自己的缺点,主动接受师生的监督。通过教育使体育教师自觉树立自律意识,以严格规范的行为准则要求自我,并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3.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合理的知识结构。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由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构成,其主要能力由创新能力、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构成,体育教师的培养主要从敬业精神、科学水平、知识运用能力、观察力和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几方面入手。当前,我国教育事业正在进行结构改革,结构的调整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关键,而教育的结构性调整的重中之重就是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调整。高校体育教师应在基础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创造性知识等方面进行结构的更新,实现体育教师从以技能型为主的知识结构向智能型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转变。在构建新型体育教师知识结构方面,应促使其向复合型知识结构的转变,向厚重型知识结构的转变,向开放型知识结构的转变以及向创造型知识结构的转变。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4.改变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态度和体育能力,发展大学生的个性。这些目标的实现,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加强体育学科建设,通过拓宽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学历层次、优化职称结构来增强高校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协作攻关的能力;不断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把强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到对高校领导者办学能力、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的高度。“一个模式,一种规格”的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制约了大学生个性特点的发展,妨碍了大学生潜在创造力的闪现。而以扩大学习自主权,拓宽学习自由度和启发创造性能力的发挥为主线的教学组织形式,则符合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符合大学生的体育观和情感发展的特点,顺应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
  5.教师的引进要有科学合理的规划。高校体育教师的引进应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进行合理规划,根据地区特点和学校学生的特点安排体育项目。例如,鹤壁是全国地掷球之乡,鹤壁市的许多学校大多开展此项运动,这就要求我们在引进体育教师时,应发现一些球类教师并引入地掷球运动中来,同样我们也得根据职称、学历、项目等不同要素,认真做好长期引进教师的规划,把全面发展体育项目和重点发展拳头项目相结合,以期更好地服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6.引进竞争机制,建立激励和成长机制。大自然的存在法则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高校体育的发展也必须引进竞争机制,建立良好的激励和成长机制。体育本身就是人类不断突破自身、发掘潜力、拼搏进取的过程,人类通过体育达到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愿望。在体育教学中,通过竞聘上岗、竞课任课、职称评聘、优质课基本功竞赛等方式,增强体育教师的危机感,进而促使体育教师改进工作作风、增强职业责任,并促进体育学科的发展。经常通过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外出进修、学历进修、科研奖励等措施,不断提高教师的待遇,保持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创造安定团结的良好氛围,为高校体育发展培养良好的土壤。
上一篇:试论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的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