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准确定位本科教学的目标
现阶段我国法学本科本质上属于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是以人文教育为基础。包容和通识教育在内的教育模式,即具有通识基础和职业定向的教育模式。由此可见,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通识基础和职业技能的复合型法学人才,这就要求法学本科教育由以前的知识型教育向综合型法律教育转变。
法律调整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法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可能进入到社会政治、、文化、内政、外交各个领域,可以说,只要有法律存在或者涉及到法律的地方就会有法学专业的学生。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有一部分不会从事法律工作,或者从事和法律相关的工作.这就要求法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法律知识的同时学习其它专业知识,以拓宽法学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挥更好的效用。
目前大多数高校法学专业都没有明确的学科设立和人才培养的目标,或者说有学科设立和人才培养目标,但是都是纸上谈兵,并没有落实到教学实践当中。知识型法律教育是大多数法学专业的教学类型,但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特别是社会法治化的发展,知识型法律教育并不能满足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现代社会要求的是综合型法律人才,只单纯懂得法律知识的人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社会现实,因此,在以本科教育为主的高校教育体系中,对法律人才的培养需要从知识型法律教育向综合型法律教育转变。
(三)合理设置课程
法学专业的毕业生走向社会之后,无论是做法官、官、律师还是从事其他法律工作,他们要处理的问题无不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职业的特点要求法科学生比其他学科的学生具有更扎实的人文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理论。而法学本科教育的质量定位于培养具有法学专门知识并具备多项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在本科教学课程设置当中,要注意适当开设与法学相关的专业课程.加强其它相关学科的教育。如:为经济法学专业的学生开设基础知识以及学基础知识等课程;为专业学生加强基础和法律英语教育,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翻译等能力。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四)丰富教学手段
法学本科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得当,并且不断更新。对于西方法学教育广泛实施的案例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的合理内容进行移植,并结合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具体教学实践相结合进行创新。综合运用讨论式、启发引导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推动学生创造性法律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投影仪、幻灯机、等现代电子设备和互联网开展教学,并通过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既可以检阅、修正和巩固已有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体系.又有利于塑造法学专业思维、强化法律职业化修养,更有利于训练法律专业应用能力,是一种有效的专业人才培养手段。
(五)加强实践教学
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量大,但是法学专业的学生就业率却很低,究其原因在于现阶段法学本科的教育与职业技能的需求衔接不上。因此,在法学本科教育中要适当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学校应多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组织学生去法院旁听案件审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让学生去律师事务所实习,跟着律师学习具体的案件办理,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也应该有自己固定的实习场所,可供学生自主选择。重庆各高校法学院都与市内法院、检察院等相关单位有固定的合作,为学生的毕业实习创造条件。西南政法大学不仅与重庆市内部分法院、检察院合作,还在全国许多地方有实习基地.这就为学生自主选择提供了便利条件;重庆大学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也与重庆市沙坪坝区人院、检察院、市中院等相关单位合作,建立了固定的实习基地,在每届学生毕业实习的时为其提供固定的实习场所。除此以外,重庆工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也在重庆市内有相对固定的实习基地,当然.越多的实习基地越能为满足学生不同的个人需求提供便利。在实践中加强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要使重庆市整个法学教育质量在根本上得到提高,就必须注重教学实践,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