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要处理好专业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叠合。学生仅有专业知识和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知识、知识,一定的表达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学校的课堂应该是从教室走向校区和社区的有机结合。
5 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有机结合
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开启智慧之门,教师和学生是知识探索过程中平等的合作关系;教师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接受知识的能力各不相同,所以对每个人使用的方法可能有不同,这就要对每个学生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处于从“书生”向“公民”转变的时期,因此,学校的课堂应是“教室”、“校区”和“社会”的有机结合,课堂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到校区、社会上去塑造学生的精神品格。
6 社会、生产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实践教学主要为生产,其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完成从知识向能力、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变。这里首先要建立相应的实践基地,比如,利用一些企业资源优势,同企业合作,让学生去参观实习,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且让学生在这样一个真实的现实中,培养一种主人翁的意识,让学生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取得最佳的效果。从中了解到从课堂知识到生产实践之间的差异;其次,学校筹建实验基地、实习车间、实习场所,准备实习用的生产资料及实习用的各种材料,让学生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进行生产实习,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劳动生产中来,也可以和企业挂钩,进行来料加工,生产成品、半成品。这样可节约一些实习材料。通过这样各种不同形式运作,使学生在完成知识向能力转变、理论向实践的飞跃的过程中,获得更新一轮的收获。以上为笔者粗浅看法,愿意与大家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