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不端行为分为只类。一是剿窃,二是假造科研成果,三是篡改真实数据。有人为追求发表论文数量,假造数据达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还有的人利用作为评审人的机会,不正当地引用甚至盗用别人未发表的新概念这是一种对知识产权的侵犯。表现之三是学术上缺乏,不允许学生或年轻人质疑:尤其对有一定学术造诣的学者,这种学犬锅道的作风是华常值得警惕的。还有一种是自由义部门或者学科保护主义严重,这最终可能发展成为学术宗派主义。但可能由于一种惜才的思想作祟。对年轻人的学术不端行为做了纵容乃至担护的傻事,其结果不但伤害了科学的发展,也害了年轻人自己。
二、对理工科大学生科学道德的薄弱
首先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发生科学不端行为的案例,不端行为者中多数是具有高级职称、高学历人员,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包括研究生阶段教育以及科研实践中对科学道德教育重视不够。理工科大学生科学道德教育的薄弱在我国传统教育体系中,科技工作者所受的教育不全面,重自然科学知识教育,轻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重科学知识教育,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教育;重政治思想教育,轻道德品质教育;以圣人道德教育代替公民道德、职业道德教育,忽视道德底线的教育。
其次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是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报告成果准确无虚假,评定成果公正无私,但是近年来不正之风逐步向科学界渗透,科学道德也出现了滑坡的现象。对理工科大学生道德教育薄弱。目前理工科大学生科学道德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研究生政治观念、价值取向呈多元化,有着满腔的热情,思维也比较活跃,易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因此,他们有着奋发向上,立志报国,憧憬美好未来的良好愿望。然而一旦接触到社会,就会受到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而部分老师在德育教育环节中只注意专业上的学习科研质动,而对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思想感情、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等方面却没有起到应有的言传身教的作用,有关职能部门对其也缺乏有效的,学校缺乏有效的措施和管理力度。因此要加强我国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道德教育。
三、理工科大学生自身对科学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刻
在我国理工科大学生对科学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刻。西方是近代科学的发源地,科学的发展应与社会道德相同步的,近代科学对我们来讲是舶来品,在我们座谈发现很多我校的大学生认为科学是功利化的、工具性的等等。科学共同体的自主性不强,缺乏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的机制和传统;理工科大学生对科学的认识程度还是比较肤浅的,科学知识虽然得到重视,但与科学道德紧密相关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大家知之甚少,甚至唯科学主义至上。但要真正理解科学内涵,则要经过专业训练,有相当的基础才行。总之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意识还是很薄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