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新时期高校网络的途径和方法
网络时代擞师已由过去的施教者转变为教育和学习的参与者,其作用更多地应侧重于组织和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思考、去创新、去发展。新时期的高校教育工作要扩大网络的积极影响,减小网络的消极作用,有的放矢地做好大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
3.1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文精神影响。
大学生既是网络信息的接收者和使用者,也是网络信息的生产者和发布者。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注重人文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打牢思想根基,提高自制力,就显得异常重要。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法制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网络法制观念,遵守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要注重培养大学生形成高尚鲜明的个性、健康完整的人格、自由开放的精神、开拓创新的意识,善于用人文思想去影响和引导学生的网络行为。
3.2运用校园网络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
大学生对一些校园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喜欢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进行交流,这给管理教育者提供了一个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平台,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的好机会。要在校园网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网上论坛、个人博客、学术网站等,引导学生对社会热点、、生活现象、等进行交流和讨论,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加强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引导。
3_3更新管理道德理念,做学生的生活、学习和网络益友。
网络时代,师生互为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互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主动贴近学生,积极寻求与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上的贴近和心灵上的沟通。要与学生平等、地共同讨论,帮助学生提高对各种网络信包的鉴别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立场和观点。要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做学生的生活、学习和网络益友。
3.4健全相应机构,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力度。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3.5帮助大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来说既有网上学习、网上交流、信息资料搜索等功能,也有垃圾信息、网络陷阱等影响。要针对学生渴望思想交流的特点,开设网上论谈、网络心理诊所、网上班会等,有意识地让大学生辅导员、班主任、思想理论课老师参与进去,做虚拟网络导师,引导学生合理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交流功能、网络游戏休闲等。
总之,当代大学生作为“网络一代”,网络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如何利用网络造福于人类取决于他们如何使用这一工具。在网络立法尚不完善、网络技术有待提高的今天,网络道德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对全球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自律能力、抗诱能力。使他们自觉的履行网络规范,培养出自觉的网络意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责任,建立一种自我保护、自律自求的网络道德机制,即逐步构建一种健康、向上的网络道德生存体系。我们只有通过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的不断摸索完善,才能做好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工作只有构建起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道德教育体系,才能够把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成效提到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