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当前高校德育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是如何提高大学生网络的实效性。我们认为,除了在教育过程中遵循原则、把准方向外,更为关键的是要探索出适应网络的德育新方法、新途径:要创新高校德育模式,提高网络德育效率;要尊重大学生这一网络重要群体的主体性作用,提高他们的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要重视德育网站建设和加强网络活动监管,使网络道德教育真正收到实效。
论文关键词:高校德育;互联网;途径
德育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党和政府以及各类学校、教育工作者都十分重视德育工作,投人大量的物力;可是,相对于投入而言,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则还需大力提升。大学生网络德育是高校德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实效性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所谓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实效性,是指通过以大学生为德育受众的网络道德教育行为,来促进与和谐发展,使网络道德教育实际收效程度和网络道德教育资源投入比例适当平衡,从而保持网络道德教育高收益水平。
当前,要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实效性,一方面必须在教育过程中遵循一定的原则,把准方向;另一方面必须探索适应网络环境的德育方法,找准路径。
一、改革高校德育模式。提高网络德育效率
1.转变德育观念
从封闭式德育向开放式德育转变。针对扑面而来的信息,德育应敞开思维的大门,让学生经受信息大潮的冲击和“洗礼”,从而增强对不良信息的抵御能力;从认知式德育向践行式德育转化,重践行而达知行统一,这是学生远离不良信息的重要保证;从接受式德育向批判式德育转变,培养学生独立的批判精神,构筑一道信息“防火墙”。
2.提高网络素质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现实道德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两者之间的本质联系性,决定了我们在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的时候不能绝对的把两者分开,因此,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网络素质是提高我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所谓网络素质,是指以国际互联网为载体进行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所必须掌握的网络知识和网络技能的统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一是掌握利用网络进行社会交往和沟通的知识能力。由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已成为当代人进行社会交往和信息不可或缺的工具,而且互联网本身的功能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除了原有的BBs以外,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手机短信、QQ等网络交流手段也变得时尚起来,这些在青年大学生中尤其流行。作为网络思想教育者,在这方面不但不能落伍,还要领先时代潮流。
二是掌握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调研、信息采集和分析的能力。互联网上信息量大,良莠难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除了需要有扎实的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以便从大量的信息中区分真假,分析社会舆情动态,并根据网络舆情发展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三是掌握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能力。即掌握相关技能,能够建立网站和制作网页,把马克思经典著作以及中国化的理论从书本搬到网络上,并与国内相关主要门户网站建立联系,开辟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栏目,供广大理论工作者、学校教育、青年学生以及所有关注时事的爱好者讨论,把网络办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课堂。
四是掌握必要的反黑客知识和技能。既然是网络阵地,就必然会遇到“敌方”攻击的可能。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安全就难以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