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三、教改效果的评价
为了能够准确评价这次教改尝试的效果,在中我们设计了一道题目:请学生写出在经典著作的研读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此段节选的背景及其现实意义。题目分值为l2分。考试后我们对该试题作了抽样渊查分析.具体操作如下:
1、样本选取
通过对金校考试成绩的分析和比较,我们采取典型的方法。选取能够体现总体共性实质的样本.这个样本的平均值和分布情况最接近全校考生的成绩情况.这个典型性样本的卷面平均成绩为75.38分,样本容量N=30。
2、该试题的得分情况分析
选取好样本以后,开始对样本个体在该试题的得分情况进行分析。该试题的中位数为7分.众数为8.5分,但相应人数仅为8人,占总人数的26.7%;且众数比中位数仅高出1.5分。
若以7分为该试题的及格分.及格人数为l7人。占总人数的56.67%。样本平均数为6.7分。说明成绩不够及格分数。偏低。而样本标准差为3.27分.说明平均成绩的代表性并不好.成绩分布相当散乱。成绩分析初步结论显示,学生成绩相当不理想。且成绩分布显然为非正态分布。相对整个试卷成绩而言.学生对于这道题的应试结果很差。明显未能发挥真实水平。
3、该试题命题质量分析
学生成绩只能反映学生应试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试题的难易程度;但与命题的好坏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这需要进一步做命题的质量分析,采取极端分组法来计算该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按总成绩排序。取出成绩较高的27%与成绩较低的27%的个体,作为样本。具体来说,即挑出成绩在75—95分的8张试卷和成绩在45—65分的8张试卷,分为两个极端组H(high)和L(1owoH组的平均成绩9.63分,L组的平均成绩5.25分;难度系数62%,区分度系数0.36。
难度系数为62%>50%,显示此题难度较大。区分度系数0.2<0.36<0.4且接近0.4,说明此题为积极区分,且鉴别力较强;即总分高的同学明显比总分低的同学此题答的好,显示此题能够较强鉴别学生对这门课的总体学习水平和考试适应能力。命题量分析结论显示,该试题尽管考生普遍感受到相当难度。但是能够充分鉴别学生学习水平和应试能力的差距。从试题的设计角度来说是成功的。
四、进一步教改与创新思路
学习理论关键要把握这个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要准确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并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学习的基本立足点。我们的改革还要引导学生摆脱过去传统课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更多关注的方针政策、改革开放的实践与世界政治发展的形势,这对于将要走向的当代大学生的指导意义绝不亚于任何一门专业课。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将推出方方面面的改革形式,比如进一步充实网络教学资源,提供展示学生研究成果的平台;教学效果的评价采用更多元的方式,除考试以外,论文、研讨计分、专题辩论都足很好的方法等等;营造研究型的学术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强化能力的培养。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力图使我们的学生能够接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引导,真正成为国家、社会所需要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