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学科整合与马克思思想研究方式的转变(2)

2015-12-14 01:05
导读:二、学科整合与马克思思想研究 从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来看,、学 与主义 这三部分内容之间的理论整合,构成了具思想转变的深层内容。甚至可以说,当

  
  二、学科整合与马克思思想研究
  
  从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来看,、学与主义这三部分内容之间的理论整合,构成了具思想转变的深层内容。甚至可以说,当这三部分在马克思思想中还处于外在关系时,马克思就不可能真正地超越当时的思想,也就不可能真正地实现自身思想的变革。由于这一问题过于复杂,所以不可能在一篇论文中进行详细的讨论。下面我只是以社会主义思想为例来简要地描述它们之间的关连。
  从社会主义思潮的主要构成来看,在马克思时代存在着三种理论的社会主义:一是法理式的补会主义,这是勒鲁、孔西德朗等人的社会主义;一是主义的社会主义,如圣西门式的社会主义;还有一种是从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出发的社会主义,这以汤普逊、霍吉斯金、勃雷、格雷等人为代表。法理式的社会主义以法国大革命的自由、平等、博爱理念为基础,认为在社会并不能真正地实现它们,只有在未来社会才能真正地将这种自由、平等、博爱实现出来。勒鲁在《论平等》一书中认为:自由、平等、博爱体现了人类在行动、认知和情感方面的本性,在这三者中平等是现代社会最为核心的本质,在全书的开篇他就说:“我在本书中所要论证的内容是,现在的社会,无论从哪一方面乔,除了平等的信条外,再没有别的基础。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认为:不平等仍然占统治地位。”在现在的社会,“平等,平等!我只听到这个声音在我的周围回荡。然而,我到处看见的是刺眼的不平等现象,野蛮的专制主义和可耻的奴隶制度。”在未来社会,就是要将平等、自由、博爱真正地体现出来。对未来社会的这一规划,构成了他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容。在勒鲁的这一论证中,自由、乎等、博爱构成了他的理论基础,他所能看到的只是当下的社会与这些概念之间的差距,而没有揭示出这种差距与当下社会之间的同构关系。按照他的理解,未来社会与当下社会之间的差别是一种量的差别,这决定了他无法真正地透视自由、平等、博爱这些概念与当下社会之间的内在关联。如果从社会存在的意义上来说,自由、平等、博爱是现代资本主义的法理基础,这一基础并不是由人的自然本性来保证的,而是巾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过程所建构的。当青年马克思从理性的自我意识出发来批判当时的德国社会时,虽然他还没有勒鲁式的社会主义理念,但在哲学前提上他与勒鲁等是一致的,也强调理性所具有的自由、平等的本质规定。进入到政治经济学批判之后,马克思才意识到,自由、平等、博爱等观念,与现代经济生活过程具有同构关系。法国启蒙理性所谓的自由、平等、博爱等人的天性的设定,在经济学上就是“经济人”的本性的设定,这是以孤立的个人为出发点的现代思维方式的基本设定。“卢梭的通过契约来建立天生独立的主体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的‘社会契约’……是对于16世纪以来就作了准备、而在18世纪大踏步走向成熟的‘市民社会’的预感。”从这里可以看出,如果马克思不能实现哲学的变革,从理论上透视这种思潮的哲学前提以及市民社会的性特征,他就无法真正地面对这种社会主义思潮。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圣西门关注人类理性的进步,并认为自己研究理性进步的目的是为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面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合理地组织与发展实业。“一切思想和努力所应追求的唯一目的,就是最合理地组织实业。”,圣西门理解的实业指一切有益的工作,包括理论和实用,即包括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在他看来,只有有益于实业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真正需要的人。他在关于《组织者》的书信集中认为,如果设想法国突然失去了与工业发展相关的50名各类专家与学者,或者说“法国总共失去了三千名第一流的学者、家和手工业者”,法国就会变成“一具没有灵魂的僵尸”,但如果失去的只是一些高官厚禄的大臣、元帅、主教等,对法国并不会产生什么真正的影响。现代社会“应当是尽善尽美地运用科学、艺术和工艺的现有知识来满足人们的需要,、改进和尽量丰富这些知识。”,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建构一个实业体系,一种新的政治制度,这才是法国革命的目的所在。虽然圣西门讲的实业包括思想和实践这两部分内容,但实业的根本部分则是与生产者相关的工业体系,“实业家是从事生产或向各种社会成员提供一种或数种物质财富以满足他们的需要或生活爱好的人。”没有实业家的生产劳动,这个社会就无法存在下去。圣西门所探索的新的政治制度,其实就是要将实业家从一切旧的统治阶级中解放出来,以工业的进步造就人类的幸福。在圣西门的论述中,法国的唯物主义、萨伊的政治经济学是其讨论工业和新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这再次显示出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而这种关系正是我们理解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理论参照系。
  英国的社会主义者以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力图将劳动价值理论推广到底。汤普逊沿着劳动价值论的思路论证道:“财富是由劳动产生的;除劳动外没有别的要素能使任何欲望的对象成为财富品。劳动是财富唯一的普遍的衡量标准,也是财富的典型特征。”根据这一原则,财富的分配就是要使劳动者获得最大的幸福。“财富分配的目的和用劳动来生产财富的目的一样,就是借此尽可能地给那个生产财富的社会以最大量幸福,也就是给以最大量的感官的或者的或者知识上的快乐。”这构成了全书的宗旨。怎样才能使得劳动者得到最大的幸福呢?汤普逊确立了三条原则:“第一,一切劳动,在劳动的使用上和劳动的继续上,都应该是自由自愿的;第二,一切劳动生产品都应该为它们的生产者所有;第三,一切这些生产品的交换都应该是自由自愿的。”根据汤普逊的论断,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出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生产过程中的权力压迫,这当然是资本家个人的道德观念的问题;一是交换过程中的欺诈问题。如果这两个层面的问题都能解决,那就可以将劳动价值论的原则彻底实现出来。这种方法也就是在不改变商品自由交换的前提下,彻底实现无剥削、无欺诈的自由交换原则,这是汤普逊保证劳动者得到财富的解决方案。其实这也是勃雷、格雷、霍吉斯金等人的思路。在这种解决方案中,他们都对“资本”概念产生了误解。汤普逊认为:“劳动生产者在生产时使用的物品叫作资本,这些物品的所有者叫作资本家”,劳动生产者使用资本家的物品后就应该加以补偿。在这里,“资本”成为一种具体的物质存在,它体现为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这种意义上的资本是所有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它当然不能被废除。当资本体现为具体存在的物吋,社会的发展就体现为技术的进步,在这个意义上,李嘉图社会主义者的这一思考与圣西门主义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即他们所面对的,都是与资本的剥削无关的“工业社会”。
上一篇:试论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转变与挑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