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任何理论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条件,理论形成的历史之本,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历史现实。马克思主义是解决现实历史问题的理论体系,是为改变现实世界服务的。正如马克思指出:“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一生都在致力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就是从现实历史中得到的,并用来改变现实世界实践活动的科学理论。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考察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历史现实,可以帮助学生更好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精神实质,感受马克思主义面向现实的理论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19世纪,当时西欧已有相当发展。英、法,德等国已经或正在实现产业革命,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这一时期,产业无产阶级已经觉醒,正在认识到自己的阶级利益,开始了由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变。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觉醒中的无产阶级需要指导自己行动的革命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积极投身于现实的工人政治斗争运动,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斗争提供思想武器。正如马克思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始终基于对现实问题的深人研究。在1842-1843年间,作为《莱茵报》的编辑,面对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和地产析分的讨论,马克思“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之所以感到这是难事,马克思说:“我学的专业本来是,但我只是把它排在哲学和历史之次当作辅助学科来研究。可见,这“难事”之难是由于当时马克思缺少对问题的研究,而难以对涉及物质利益的争论发表意见。于是,马克思转向对的研究,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叙说了他的经济学研究历程:“我在巴黎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后来因基佐先生下令驱逐移居布鲁塞尔,在那里继续进行研究。这期间马克思完成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和《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与恩格斯合著了《神圣家族》。马克思从经济角度,通过异化劳动理论,批判私有制度,指明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从现实出发找到了理解历史发展的钥匙,把生产力的发展与历史的进步联系起来,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发展这一历史运动的根本规律。马克思说:“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马克思这里表达的正是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向学生介绍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过程,分析马克思这段经典表述,可以使学生明白,马克思转向经济学的研究是针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同他的经济学研究息息相关。这不仅表明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纯学理式的空洞理论,具有鲜明的现实性;而且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的体系,具有整体性的特色,必须从整体上才能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这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之本的追述,有利于学生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现实性的理解,便于其从整体性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理论家,更是革命活动家。1846年起,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组织和参与了一系列工人组织,在工人中科学理论。并共同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共产党宣言》。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马克思为其起草了《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其他许多重要文件,并为之制定了斗争纲领、斗争策略和组织原则。在第一国际存在的整个时期,他始终是它的领袖与灵魂。1871年,巴黎无产阶级举行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马克思通过各种渠道与公社保持联系,为公社出谋献策,并且亲自写信宣传公社的意义,号召支持公社的事业。马克思一生的革命实践,都是为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就这样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半个世纪的历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处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斗争的前沿,积极参与并领导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参加现实的革命斗争中产生的。导论教学中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现实革命斗争经历的介绍,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是对现实的无产阶级斗争的理论,是指导无产阶级斗争的理论武器,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总而言之,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历史时代及其革命斗争的历程追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感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破除马克思主义神秘化倾向。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渊源追溯,可以更加显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
三、溯源: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
在《原理》导论教学中的溯源,就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追寻其理论的历史传承,在理论传承中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性创新,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