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3)
2016-01-14 01:03
导读:加强对大学生的精神激励。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发挥模范榜样作用。”为此,高
加强对大学生的精神激励。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发挥模范榜样作用。”为此,高职院校在进行这方面时,一是以自立自强精神激励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开展榜样教育,以榜样人物不等不靠不要的事迹,激励高职学生在相对艰苦的中勤奋学习、勤练技能,以便日后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二是以顽强拼搏精神激励学生奋发图强、积极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和求知欲的满足。三是以敢于挑战的精神激励学生, 强化就业道德观。由于高职学生职业化素质程度有限、职业规划意识淡薄,导致自身缺少竞争力。在思想道德教育中要深入细致地做好职业工作,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鼓励他们大胆到民营、私营企业去工作, 在那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四是大力发掘、培育、宣传优秀高职大学生典型,为大学生树立“可亲、可敬、可学”的身边榜样,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五是聘请学校优秀
生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结合他们自身努力奋斗的成才经历,对学生进行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敬业和勤业精神教育,以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爱国爱岗、增强自信、追求卓越。
创新教育方法。为了让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广更深地进入校园,高职院校要大力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引导学生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社会现实问题;要深入社会,将抽象教育与直观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地通俗讲解,避免“满堂灌”。做到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使学生于“润物细无声”中明白道理,于潜移默化中获得感知和理解;不断探索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法、体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把思想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在潜移默化中“进课堂、进头脑”;通过组织学术讲座和政治理论学习小组,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要有重点、分层次、多渠道地开展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继续广泛发动大学生组成专业技术团队,利用假期深入开展社会、科技发明、生产劳动、勤工助学、红色之旅学习参观和“三下乡”、“四进社区”活动,并逐步规范社会实践日常教学。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创建浓厚的校园氛围,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环境。高职学院要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过环境氛围的熏陶,可以潜移默化地内
化学生的精神世界和行为习惯,使良好的校园文化成为思想道德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学校要为学生营造健康向上、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氛围,要把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要发挥校园文化在陶冶情操、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一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学生会、团委和系学生会等组织,优化整合学生社团,组建各类兴趣小组,开展科技活动、学科竞赛、学术报告、欣赏、朗诵、书画展览等形式多样、贴近学生和喜闻乐见的活动,在丰富校园文化中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增强情趣和鉴赏能力。二是加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学校要按照十七大精神“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的要求,广泛深入开展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学校宣传部门要利用广播、、校刊、橱窗、黑板报、
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进行宣传,让学生组织和参与这些活动,通过其正面的引导及反面的警示作用,强化养成教育,使大学生懂得和遵守最基本的道德,内化其道德行为,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促进他们的知行统一。三是注重人文关怀,创建人文校园。通过校园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建设,拓宽校园文化领域,如对假山喷泉、花草树木、雕塑、文化景点、名人画像、警言语录、校风校训等自然与人文环境因素赋予新的教育内涵,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向上、文明科学的校园环境,使置身于其中的学生能够经常地受到一种熏陶,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四是加强对高职大学生的疏导。针对高职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进一步加强高职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困惑,教会他们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掌握调节自我情绪的方法与技巧,从而促进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3.使网络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有力手段
网络对大学生产生着广泛且深刻的影响。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因此,高职学院要加强网络文化产品创造生产,为高职大学生提供丰富的校园网络精神文化产品。首先,通过方便、快捷的网络,大力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宣传先进文化与党的政策,积极开展学生党员的党建工作,以引导学生思想。同时
辅导员要能随时与广大学生在网上进行交流,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及时性、针对性。其次,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搬上网络,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延伸到网络,以提高教学效果。再次,靠对称信息交流解决矛盾,引导校园网的舆论走向,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最后,用网络开展多渠道沟通,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特点,通过信箱交流、网上对话、QQ聊天等功能,开拓教育者与学生平等对话的渠道。
4.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
一是增强德育队伍的整体合力。高职学院德育队伍包括政工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专业教师队伍。这三支力量目标一致,分工不同,各有侧重,形成合力,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力量。为此,要求专业教师进一步增强育人意识,发挥专业教育优势,寓德育于专业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很好地结合理论与实际,有针对性地解决高职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学生管理队伍要能够全面了解和把握学生思想发展脉搏,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大力建设专业化、职业化、高水平的德育队伍。首先,应加强思想政治的学习与研究。高职学院应引导这支队伍把实际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结合起来,经常开展经验交流会。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
培训,以提升队伍的理论水平、工作实效与研究能力。其次,高职院校应创设条件,鼓励德育工作者攻读学位、晋升职称,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工作实践中逐渐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再次,要积极搭建德育工作者交流的平台,进一步促进他们之间的沟通、交流,不断提高这支队伍的整体工作水平。要加大对优秀德育工作者的表彰宣传力度,发掘、培育他们中的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工作导向,营造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