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边疆地区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2)
2016-02-19 01:02
导读:2.2《大学基础》取代《计算机基础》是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根据计算机专家、部原副部长周远清的意见,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分为三个层
2.2《大学基础》取代《计算机基础》是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根据计算机专家、部原副部长周远清的意见,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分为三个层次:计算机文化、计算机技术基础教育和基础教育。就目前而言,许多边疆院校还停留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即课程名称更改为《大学计算机基础》,但其教学内容没有实质性的改变。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已摆脱“零起点”,《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大学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将逐渐被具有大学课程品位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取代是必然趋势。
2.3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采取“分级”教学方式。
边疆地区院校生源地发展不平衡,导致学生入学时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差异很大,必须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而分级教学则能解决新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差异的问题。
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级。学生分级是实施分级教学的前提。在学生入学报到后,学校必须立即对学生接受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的程度进行摸底,通过分级考试确定学生等级,依据调查情况和学生参加分级考试的成绩,可将学生分成A级、B级和C级三个层次。A级为最高级别,其水平已经基本达到了该门课程教学要求,可以免修;B级是具有一定基础的中级级别,可以免听该课程,但必须参加期末考试;C级是最低的一个级别,是除了A、B两个级别以外的所有学生,C级的学生必须全程参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和考试。同时学校应该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较高级别的学生允许选择较低的级别,即A级的学生可以选择B或C级,B级的学生可以选择C级。
其次要做好教学计划的分级。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委员会编写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的指导思想,可以将教学计划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型教学计划、应用型教学计划和提高型教学计划。基础型教学计划适用于C级学生,培养的是适应型人才,要采取的方法是想办法让他们先建立起自信心,然后进行正常的学习;应用型教学计划适用于B级学生,培养的是赶超型人才,他们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应该鼓励他们向A级的学生靠拢;提高型教学计划适用于A级学生,培养的是拔尖创新型人才,此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较好,在掌握计算机技术方面相对于其他同学来讲已经处于一个较高的层面,必须创造条件把这部分学生培养成为拔尖人才。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最后是被分到低层次的学生可能会产生自卑,任课老师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分级教学,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
2.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
边疆院校学生可塑性差,这就要求有一支高素质的计算机基础教师队伍。因此,首先学校要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教师队伍,切实搞好教师福利待遇,创造条件让教师去好的学校学习和进修;其次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计算机发展的动态,能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教学服务;再次教师要注意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紧跟计算机技术发展步伐,同时把自己的科研成果穿插到教学中去,使教学内容更具时代性和新颖性;最后学校要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力争推出一批计算机基础类精品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2.5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课堂内,采取“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
“精讲多练”就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将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同时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达到加深理解、巩固知识的目的。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学时与讲授学时之比不应低于1∶1,最适合“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远比听教师讲要有效得多。所以,教师在对知识进行必要的讲解、演示后,应立即结合本节课的难点、重点布置一些练习,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
2.6完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在过去,《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试是由任课老师自己命题,采取
的方式进行,而计算机基础又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仅有笔试没有上机操作是不行的,必须进行改革: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和作业评价)+上机考核成绩(实践考核)+笔试(理论考核)。重点是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应能反映出学生运用所学计算机知识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中,我们应以学生完成综合性大作业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各个模块的学习效果;应用项目的方法促进协作式学习;应改革传算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寻找更合理、更有效的评价机制,以避免出现高分低能、为考而学、为考而教等现象,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3.结语 根据边疆地区院校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的情况,在采取以上教学措施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才学到全面的、用得上的知识。同时,《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需要面向未来、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才能适应对人才培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