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析应用能力培养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实践

2016-02-19 01:02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浅析应用能力培养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实践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关键词:影响评价 教学实践 教学方法&nb

  关键词:影响评价 教学实践 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骨干课程,针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综合性强、实践性强、运用专业知识广等特点,提出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实践等环节,改变教学方式,提倡主动学习,改革传统方式,突出考题的应用性等教学改革方法,以培养具有应用实践能力的学生。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综合性专业课,涵盖了环境科学与工程体系的主要内容;它不仅是环境过程中的一项具体制度,还是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的有效途径。[1]与其他专业课程联系紧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2-7]
  随着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200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的实施,对环境影响评价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要求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人员要具有环境影响评价上岗证和工程师资格证。[8]各种环境影响评价职业资格证的要求主要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灵活应用,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对高校该门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环境影响评价人才也成了高校开设该课程的主要目的。针对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各高校也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应该顺应时代要求,构建能力培养模块,改革培养方法和手段,培养适应需求的环境影响评价从业人员,从而使学校教学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得到更好的衔接。
  一、教学内容更新,突出时效性和先进性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环境影响评价教材中得到较广泛使用的有:陆书玉主编《环境影响评价》(2001年)、张丛主编《环境评价教程》(2005年)、曾向东主编《环境影响评价》(2008年)和陆雍森主编《环境评价》(第二版)(1999年)等。每一本教材都有其特点,作为教师要针对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材。如有必要还要补充教材中谈得不多或不深的内容,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9]
  这些教材相对于我国快速发展的环评制度而言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很多新的条例、标准、技术导则未能及时在教材中得以体现,比如《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致大气环境(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致声环境(HJ2.4-2009)》等内容尚未及时更新进入所编教材。如果仍按照教材上所述内容进行授课,学生学习到的是一些在环评岗位上已经废止的知识,与实际脱节,无法适应时代发展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为此,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密切关注环评动态,及时了解环保标准、法规、技术导则等知识的变更和修改,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的最新政策、技术导则等资料对课程教学内容及时更新,保持课程内容的时效性和先进性。[10]
  此外,结合笔者多年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经验,讲授内容切实结合环评技术导则,将环境评价的方法和技术导则结合起来,在各单项环境评价内容中增加专题报告的内容,结合广东省环评的特点及地方特色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如:结合广东省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重点分析讲解项目选址的合理性、合法性问题;结合国家、地方及行业污水排放标准及相关法律条例分析污水排放方案及排污口选址。在讲解工程分析的方法内容时,结合参与的医疗废物焚烧项目从类比法、物料衡算法和资料复用法多个角度,并结合视频照片介绍医疗废物焚烧的生产工艺流程、污染物排放等内容;清洁生产分析时,除讲解概念、一般的评价程序外,从已有清洁生产标准和未出台清洁生产标准两个方面出发,从化工、农、化肥、种养殖业、等行业的清洁生产评价分析;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紧扣环评的发展需要。由此,教学内容突破了课本内容,并与国家的导则标准相结合,体现了这门应用性课程的新颖性。[11-12]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二、改变教学方式,提倡主动学习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这种教学方式的弊端就是学生被动接受,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差。[4,13-14]现代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案例式的教学方法。针对环境影响评价这门课程的特点,教师通过邮件的方式把课件提前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学生与老师之间可以通过QQ交流,进行讨论式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让学生主动地从“学”扩展到对“教”的参与,构建师生间、学生间多向互动的课堂氛围。同时,还应注意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由于学生在课外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课堂教学的效果会大大提高。每讲述完一个章节的理论内容后,配套一个与该章节内容切合的、真实的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分析,拉近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距离,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例如,在讲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时,结合一医疗废物焚烧项目的水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了物料衡算法在该项目水资源利用平衡中的应用、水环境现状方法在该项目中的应用、如何确定该项目的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如何根据项目背景资料中隐含的信息确定用水及排水标准以及如何选择该项目水环境影响预测模式等内容。此外,还以学生比较熟悉的房地产开发(教学楼、宿舍楼建设)、污水处理厂、餐饮业等项目,从不同行业,以案例的形式分析工程分析等重点和难点问题。在实践教学环节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等课程环节相结合,在学生参与这些课程的同时,重点现场分析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的运营情况、污染源、污染物、环保措施的技术可行性、补充工程验收情况。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案例教学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够结合实际应用快速消化理解课堂所学知识,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浅谈对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