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构(2)
2016-05-10 01:02
导读:3 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思想过程结构 3.1 教育者的构建 3.1.1 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拓宽自己的视野 在面临现代信息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各种媒介的广泛应用
3 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思想过程结构
3.1 教育者的构建
3.1.1 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拓宽自己的视野
在面临现代信息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各种媒介的广泛应用,人们可以快速,及时,高效的了解到世界各地的信息,这种高速快捷的信息化时代也导致了各种消极低俗的因素不可避免的充斥在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渠道获取的多样性,便捷性,也导致了受教育者在总体上接收到的信息大于教育者所掌握的信息,这样就会产生“信息差”从而使教育者在传统意义上“先知先觉”的权威性丧失。针对此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要了解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拓宽自己的视野,设身处地的了解大学生所处的信息,和他们形成一种相互探讨的氛围,在探讨中引导和沟通,更利于他们接受主流积极的价值信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1.2 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加强专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不断的学习,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工作的对象是有待进一步塑造的人,因此强调教育者对普通知识的掌握,普通文化知识本身具有陶冶人文精神,涵养人文素质的内在价值。教育者理应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此外作为教育者必须具备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等这些基本的专业道德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心存热爱学生的理念,才能去了解与理解学生,对学生充满热切的期盼,与学生和谐共处,才能深入的去与学生沟通,听到他们的心声,促进与学生的良好发展。
3.1.3 重视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说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在上施行的确定的有目的的系统影响,从而使受教育者身上养成教育者所希望的品质。教育者本人的品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然会对受教育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就十分重视“以身作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从自身行为规范做起,处处严于律己,做学生的表率,在思想境界,道德情操诸方面真正成为大学生的榜样。现实表明,思想政治教育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教育者的风度,包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教育对象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中国大学排名 3.2 受教育者的构建
3.2.1 用科学知识充实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大学生作为青年人正是处于思想最活跃,接受新生事物最快的时期,对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了求知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们往往在学习上表现出很多问题。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平时旷课,
敷衍。青年学生在大学阶段正是处于学文化长知识的阶段,在这人生最宝贵的岁月中一定要珍惜时间,不断的用科学文化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使自己从文化知识、文化修养层面得到提高。让自己的人生内涵从书本知识中得到丰富。
此外随着我国国际交往的加强,不同文化和理念发生碰撞,不断的进人到大学生的生活中。而大学生正处于生理的成熟期和心理的断乳期,对各种新事物充满好奇,却没有足够的分析辨别能力,西方文化中一些如个人主义、实用主义进人他们的思想领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和诱惑力。这些都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极大的影响。如何正确处理好外来文化冲击,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最根本的还是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3.2.2 培养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的能力
自我认识的能力,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身体、性格、气质、能力,心理素质和道德行为的认识能力。大学生由于阅历不深,经验不足,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较差,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和偏差。他们有时候是骄傲自大,自命不凡,听不进去别人的不同意见,难免会出现错误的决策行为;有时候又妄自菲薄,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缺乏热情和活力。他们情绪波动与自我认识能力的缺乏和不完善密切相关。因此大学生要加强学习如何认识自我,正确的认识自己,剖析自己,加强自我认识能力。
自我评价能力是建立在自我认识能力基础之上,它是指个体以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对自己的心理品质、道德行为的分析判断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就是受教育者不断的通过自我评价来修正自己的行为,从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一定一定阶级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通过自我评价,使大学生明确自身与评价标准之间的差距,从而促使加强自我教育,努力的缩小差距。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3.3 介体的构建
3.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由单一型向丰富型发展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是比较单一的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理论学习,如通过学校开设的课程对大学生进行马列主义理论思想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该是丰富多样的,不仅仅是马列主义思想的教育,它也应包括一些行为规范教育、礼仪常规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生存竞争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等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该围绕着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个中心任务,并根据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丰富和更新。
3.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由灌输型向互动式发展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单一,方法僵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集中于课堂,灌输式的理论课教育,学生学习枯燥无趣,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大打折扣。随着当今社会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应不断的发展完善适应新的形势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解除“我讲你听”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旧观念。采取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和教育方法,把单一的学生接受学习,变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构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研究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构中的各构成要素和发展阶段,目的就在于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构,使其更好的发挥整体功能,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