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翻译教学中过程教学法的主要特征
过程教学法综合了语言学、心、社会学和认知学的研究成果,主要以交际理论为基础,注重交际和交际能力的本质,以及语言的交际过程,体现了翻译教学的本质,符合翻译教学的。与传统的结果翻译教学法相比,它有如下特征:(1)注重翻译的具体过程,重视解释和描写自己的译文,教学的重点不再是纠正错误,而是启发学生清楚自己为什么这样翻译。(2)通过让学生记录自己的思维活动和操作过程,延迟教师评分,来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学生的注意力由翻译结果转向翻译过程、思维过程、决策过程。(3)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同伴之间的不断交流,整个翻译过程在轻松的氛围里进行,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4)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不再是课堂的垄断者、翻译技巧的传授者及语言裁判,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协调者、答疑者和信息提供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的翻译过程,真正体会到翻译的乐趣和意义。(5)注重反馈和评改,反馈主要来自教师和同伴,评改以教师、同伴和译者自己相结合的方式进行。(6)教学操作强调反复修改、评价译文这一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度和协作能力,翻译不再是一次性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循环反复、穿插进行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不断开阔思路、提高认知能力。
(三)过程教学法是发展学生翻译能力的有效途径
评价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该方法是否有利于当前教学目标的实现。当前我国高校本科专业翻译课程的综合目标定位为“翻译能力的培养”。在讨论过程教学法是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翻译能力之前,了解“翻译能力”这一概念十分必要。2003年PACTE研究组的成员埃里森·必比(Illison Beeby)提出了被国内外普遍接受的在翻译教学中发展翻译能力的四个目标:培养学生的转换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对比能力;培养学生语篇对比能力;培养学生的非语言能力。而在翻译教学中采用过程教学法,这几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三、过程教学法用于翻译课堂教学的实例
以简介为例,常规的翻译教学一般是给学生一篇中文或的企业简介,然后让学生翻译,老师逐句讲解。以过程教学法为主导的翻译课堂则包括许多灵活、具体的环节:译前老师对企业简介翻译文体和语言进行简单的讲解,并引导学生查阅翻译项目的相关背景资料;.学生以自愿为原则,分成若干组,每组3~4人,每组学生一份中文的某企业简介,翻译过程中要写好翻译日志;进行小组讨论统一译文风格、规范翻译术语、消灭语法和拼写错误,初步修改译文;每组同学派一名代表,描述和解释小组在翻译过程中的思维活动,重点在于“如何译”“为何如此译”,记录讨论时所争议的问题,以及讨论后译文的更改;老师对每组的发言进行点评,并给大家意见,同学根据老师的建议、讨论的结果,借助词典、平行文本、因特网进行讨论和翻译;老师对于翻译进行全面,并给学生建议,学生总结翻译中的心得,对译文进行进一步的润色和修改。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笔者将过程教学法尝试性地引入翻译教学,通过理论论证和实际运用,发现它体现了外语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语言本身到注重语言习得的转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是对我国传统教学法的一种革新。然而,它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对于那些学习动机薄弱的学生收效甚微,所以,如何运用其他教学方法进行配套完善,就成为我们下一步进行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