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2)
2016-12-08 01:00
导读:2. 在课文教学中 高中教材中的阅读课文无论题材和体裁都比较广泛,其中不少就直接涉及到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教师在进行这些课文教学时要注意挖掘
2. 在课文教学中
高中教材中的阅读课文无论题材和体裁都比较广泛,其中不少就直接涉及到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教师在进行这些课文教学时要注意挖掘这些课文的文化内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课文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一些基本背景文化及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外,我认为对英语语篇模式的分析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语言学家Robert B.Kaplan 认为:英语段落的思维模式是直线的,首先提出论点,然后展开阐述论证。而东方语言段落思维模式是围绕主题的外围转圈子,不直接从主题入手展开讨论。英语语篇思维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先概括,后细节,先开门见山言明论点,然后逐步进行论述,层次分明,组织严密,环环相扣。通过对中语篇模式差异的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语言文化往往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避免学生在写
英语作文时犯文化错误。
3. 在训练中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大量地反映在日常交际活动中,在许多听力材料中可以获得相应的文化差异的内容。听力能力除了需要具备较强的辨音能力、理解语句的能力和大量的词汇外,还必须对语言文化知识有所了解,否则,就会出现理解上的困难或感到莫名其妙。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听力材料并不是很复杂,生词、偏词也不多,语言结构也很简单,但学生仍然听不明白,即使听“懂了”,也只是获得字面意义,不能从深刻层次理解其中的真正含义。出现这样的状况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所以在选择英语听力教材和辅助教材时,应充分考虑到文化因素在教学中有举足轻重、不容忽视的作用,选择那些包含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相关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总之,听力教学是英语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只重视听力本身的训练而忽略了影响英语听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即文化因素。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听力理解有很大影响,要想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就必须扫除文化知识障碍,多接触英美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
4. 在课外阅读中
跨文化背景知识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谈及所有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个很好的补充。教学之余可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英文版的文学作品简易读本,如牛津简易英文读本系列(Oxford Progressive English Readers),还可以引导学生读一些报刊、杂志。提醒学生们留心积累有关社会习俗以及日常交际等方面的知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我们可利用多种渠道、采用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不仅要重视文化上的差异,而且要了解和研究这些差异,从而把文
化学习与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文化意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素养,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敏锐的跨文化意识,在教学中对相关的文化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お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Z]. 人民教育出版社.
2. 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面面观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 王力非. 外语教学论 [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 方保军. 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素质 [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