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初中英语教材编排的几点商榷(2)
2016-12-14 01:18
导读:3、教学评价难以量化,评价效能不能达标 新课程教学要求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这样的评价机制,一方面,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困惑,到底怎样评价是真正
3、教学评价难以量化,评价效能不能达标
新课程教学要求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这样的评价机制,一方面,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困惑,到底怎样评价是真正难以把握的问题;另一方面,的功利性仍然是不可回避的话题,教师也就不敢完全放开手脚,给教学改革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我们以英语实践活动教学为例,按照“教学建议与策略”要求:“组织生动的课外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这样的要求显然是“可想不能做”。大多
数学校的管理都极为严格,轻易不允许教师擅自搞课外活动。学生的学习成绩则是唯一的教学平依据。这样的新课更加大教师的工作量与工作压力。教师在这样的教学压力下,将此压力传递给了学生,教学评价的要求也就难以真正实现。
4、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传承,过度重视跨文化
我国的国情要求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继承和发扬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地理解跨文化,让学生在互相比较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吸收精华,以满足他们学习发展的需要。不过我们在《牛津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传承,过度重视跨文化则是该课程教材编写的不足之处。注重了西方节日、风俗习惯的编写,让学生忽视了端午节、
中秋节等方面的知识,势必影响他们的未来文化意识的发展。
例如,在8A Unit2 school life的“Reading”教学过程中,将“Life in a British school”和“ Life in an American school”的教学进行对比,强调了西方学校的生活方式。不过,我们的教材编写者如果再插入“Life in a Chinese school”的内容,岂非是更好的学习素材?相信,学生在这样对比教学中,定会有更为丰富的认知和感受。
大学排名 总之,在新课程英语教学中,关注课程教材的方方面面,优化教学资源,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教材文本的技能;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教材的一些如意之处进行改正,有利于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
[1]Catherine Dawson:牛津初中英语(Fun with English)[M],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译林出版社,2006年6月版。
[2] 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版。
[3]李志坤:新版初中英语教材的特点与使用建议[J],中学
外语教与学,2005年第9期。
[4]段廷婷:新课程标准下英语教师的新理念[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5年第7期。
[5]陈旭远 张捷:新课程实用课堂教学[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