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于跨文化教育研究基础上的英语教学(2)
2016-12-17 01:13
导读:2.积累丰富的经验知识 (1)角色表演: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手段。角色表演需要学生创立真实的
2.积累丰富的经验知识
(1)角色表演: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手段。角色表演需要学生创立真实的交际语境,考虑社会文化习俗、与讲话者的关系,评价语言表达与行为表达的得体性。通过此类练习,学生可以主动地认识、感受文化差异,在实践中培养符合交际准则的行为习惯。
(2)鼓励与英美人士交往:学校可以组织角、英语沙龙等活动,鼓励学生多与外籍教师交流接触,学生在与外教交往的过程中,可以亲身体会到西方人士不同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思维模式,也可以学习到许多生动的课堂上学不到的有关社会文化背景方面的东西。
(3)开展与文化知识有关的讲座讨论: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关于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专题讨论和讲座,介绍英美文化的各个侧面内容,并可以对照汉语相应的文化内容,通过介绍、讨论、对比、分析等有意识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他们在
外语学习中善于发现目的语文化的特点并乐于了解和学习目的语文化。
3.结合化手段组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
以事实为中心,必须就有关当地的文化等通过授课、讨论、照片、录像带、等,使当事人获得必要的知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原版的影片,因为影片的内容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某个侧面的缩影,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引导他们注意某些文化现象,注意了解和学习非语言交际的方法和手段。学习和了解文化知识仅仅靠有限的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课后阅读一些英文报纸、杂志和英文原版小说,并促使他们在阅读时留心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知识。教师也可以布置几个文化话题,让学生在课余通过因特网等各种媒体收集相关材料,然后开展讨论。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4. 其他辅助教学方法
(1)从当地文化的观点对一些文化现象的原因加以阐明,并指出因为行为方式不同而易带来误解,尤其要摆脱自文化中心的评价和判断;
(2)树立正确文化观,要对当事者指出自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特征;之后,阐述当地文化的这些特征,从而使其了解在进行文化交流时所产生的文化上的差异;
(3)修正认识上的偏差,将心的原理应用到跨文化的研究中。如利用赏与罚的
心理学原理,使学习者更容易对当地文化的理解做出适当的修正。
文献:
[1] Hinkel Eli. Culture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C].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2] Canale, M. & Swain, M. From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o Communicative Language Pedagogy. London: Longman, 1983.
[3]毕继万.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J].外语,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