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和利用英语学习中的非智力性因素(2)
2017-01-14 01:05
导读:学生处于青春期的特征,决定了他们在很多方面还远未成熟和稳定。就教师而言,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发挥基本的知识传承功能之外,还要发挥重要的学习
学生处于青春期的特征,决定了他们在很多方面还远未成熟和稳定。就教师而言,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发挥基本的知识传承功能之外,还要发挥重要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率引导的功能。常言道,“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教师的作用发挥不仅在于教学生学会,还在于启迪学生会学,灵活地学,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学生而言,首先应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在学习过程中应适时调整学法和及时、巩固,同时也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积极思维,融入课堂特定英语情境和语境中;课后每天应坚持早晚读,培养和增进英语语感和英语表达的流利度;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应通过适当扩大阅读量来扩充自己的知识。
二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培养非智力因素,其中重要的一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动机决定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低。不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就无动力,非智力因素的功能和作用就要落空。
要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兴趣具有追求探索的倾向,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自觉动力,它在学习中是最活跃的因素。要激发学生去学习,则必须要有兴趣作为他们学习的内在的“激素”。良好的精神状态、愉快的情绪不仅有益身心健康,而且能使大脑处于最佳状态。良好的心境、积极的激情和强烈的热情,能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就教师而言,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1)培养师生的感情。有句古话,亲其师,信其道。师生的感情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基础,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对教与学的内容发生兴趣的关键。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常从家长处或学生私下讨论中得知,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就喜欢某门学科。(2)提高教学水平,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教学的水平,是学生学科兴趣形成的最重要条件。作为教师,我们要苦练内功,处理好教与学中的各种关系,不断创设问题的情境,搞好启发式教学。(3)引导学生良好的课外兴趣。针对学生某些广泛兴趣,培养其好奇心并提前接触一些相关的英语词汇等,以更利于今后的课堂英语学习。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就学生而言,要意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点滴进步中品味成功的喜悦,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要在课外的兴趣活动中努力进行团队合作,增强信心,提升兴趣,实现课后兴趣到课堂学习的正迁移。
学生智能是素质的重要内容,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的学习动机、兴趣、习惯、方法对学习效率有极显著影响。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非智力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充分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潜力,使我们的英语教学更富有成效。
[1]成云主编.心[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希尧著.人本教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
[3]张正东编著.外语教育学[M].北京: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