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研究性学习中的3D教学法

2017-08-09 02:34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研究性学习中的3D教学法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在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通过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通过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索,学会收集、辨析和使用信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中,我改变了以往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对话、讨论、辩论的方法,使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对话、讨论、辩论这三个词在英文中分别是Dialogue、Discuss、Debate,为方便起见,称之为三D教学法。 
  Dialogue
  ——培养学生的置疑精神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扮演着主要角色,以讲台为中心,教师是权威,教师讲的话就是真理,学生要做的就是把老师讲的史实、结论毫无疑议地记住。长此以往,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精神和探究精神。而运用对话法,讲台变成了师生交流的平台,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在对话中启发学生的智慧,使学生敢于置疑,乐于置疑。
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可以使学生养成从历史事实出发的思维方式,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培养学生置疑的能力和素质。通过互相置疑、答辩、对话,使学生形成运用史料支持自己观点的能力,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能形成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Discuss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历史课程标准》前言指出:“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明确提出培养“人文素养”是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
  在物质财富迅速增长的今天,物欲的膨胀、人文精神的失落令人堪忧。历史教学中,可以有机地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通过对相关的历史问题进行讨论,发挥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如通过讨论儒家文化中的“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体会善待生命、善待他人的情怀。通过讨论儒家文化“忠恕之道”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体会对他人的宽容,对个体生命的尊重。通过讨论唐诗、宋词,使学生体会中国的诗词的美;通过讨论唐都长安图、《清明上河图》,体会中国古典建筑的美;通过讨论、欣赏达 芬奇、塞尚、凡高的绘画,体会色彩美、线条美,乃至个性的张扬。在讨论中,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意识。又如,通过讨论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的进程和环境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讨论战争,培养学生对战争、和平、发展等人类社会重大主题和人类命运的关注。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总之,通过讨论,可以强调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精神,培养人文情怀,有助于学生养成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养。


 Debate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研究性学习中,确定一个课题,让学生以辩论的形式进行学习,效果很好。
  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形成开放型思路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在辩论中,不同的思维碰撞、交锋、融合,创新意识就会被激活,大脑的潜能就会被更好地开发出来。
  在准备辩论材料的过程中学生要采用多种方式收集信息,如查阅报刊、典籍,参观历史博物馆,运用计算机网络查找资料,进行社会调查等。通过对信息的采集、辨别、选择和使用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整理能力、辨别能力。
  在辩论过程中,辩论双方针锋相对,不为定论所束缚,运用批判的理性的思考,运用有效信息,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的观点,从而锻炼了多方位,多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唇枪舌剑的辩论,快速有力的反击,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和反映能力剑拔弩张、各不相让的态势,激发了学生青春的活力和竞争的意志;同队辩手之间的密切合作、紧密配合,有助于形成合作精神、团队精神。
  辩论,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在历史教学中,这门艺术的魅力在于,通过智慧火花的交汇,锻炼的不仅仅是雄辩的口才,纵贯古今的、旁征博引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养成开放的心态,开阔的视野,形成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努力,还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主体意识、竞争意识以及在竞争中必要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进行研究性学习,运用3D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置疑精神、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有益于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开拓型、创造型人才。对于我国经济、教育与世界接轨有着重要意义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关键字:
    上一篇:历史典故中的哲学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