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促使我更快成长(1)(2)
2017-08-12 03:10
导读:第三,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在具体操作中,实施者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的薄弱环节 ,从各种训练中提高自己的素质。实施
第三,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在具体操作中,实施者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的薄弱环节 ,从各种训练中提高自己的素质。实施反思性教学,并不要求面面俱到,并不要求针对教学过程中所有的环节加以反思,而是可以注意自己的某些薄弱方面,侧重某个环节,有的放矢,各个击破。从单个环节的提高入手进而逐步使自身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比如在某一次反思性备课中,可以专门训练引入这个环节,课前设计几种不同的引入方式,根据学生反应和教学效果加以鉴定比较哪种引入更适合哪种类型的课程。这种方式使教学水平的提高落实到某个具体的点上,既有实效性,又增加了教师的成就感。
第四,在不断尝试“反思性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教学有了自觉的意识,对教学活动的
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不断提高,对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也就相应得到了提高,从而加强了在教学中的监控能力,自如地应对教学过程中各种问题。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问题,主要有教师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实际接受状态存在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学生“吃不饱”或“吃不了”。在目前实行的大班教学中,任务教学方法总是只能适合部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水平,一次性教学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学生的“吃不饱”或“吃不了”。如何使这种现象得以缓解,需要教师细心体会,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自觉地检查、审视和评价,对自己的教学进程 、教学方法 、学生的参与度等诸方面及时保持有意识的反省 ,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例如,我们要求在上每一节课时 ,对自己要讲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讲这些内容、沿着何种思路进行讲授这些内容等都要有清醒的认识。这种认识不仅表现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中 ,还表现在课堂教学之前的计划与准备以及教学结束后的回顾。如课前预计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构想出可能有的教学效果;课后对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从学生实际出发、教材的呈现是否清楚合理、教学是否得法等方面的分析。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最后,实施反思性教学也是对青年教师成长的一种压力,这种压力在学校 、教研组、师傅及自身进步要求的干预下会转变成一种动力,促使青年教师以进行教学反思这一途径来试图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自觉的转变教学观念,向前辈、同行请教,自我加压,积极创新,使自己由新手向熟手转变。
实施反思性教学后,我尝到了反思的甜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算是肤浅的认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的点滴体会,在微小的积累中一步步走向理想。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