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新时期学校德育整体优化初探(1)(2)

2017-08-12 05:52
导读:就家庭教育而言,作为学校要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接待日,建立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多种形式,密切与家长的联系,指导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就家庭教育而言,作为学校要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接待日,建立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多种形式,密切与家长的联系,指导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把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育、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主题内容,向学生家庭渗透,争取家长的主动、有效配合,以防止家庭教育失当、失时、失度、失策,使他们能更好地有效地致力于培养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基本的道德修养,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就社会教育而言,要在发挥学校主体作用的同时,努力挖掘和利用社会德育资源,拓宽德育领域,创建德育基地,为德育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①要逐步建立与社会相互协作的教育形式,积极争取社会团体和各种力量的支持,要通过军、警、民共建活动,增强学生国防意识、法制意识、劳动意识。②要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群众监督等手段,加强对文化市场和娱乐场所的管理;尤其是要依法对学校周边的娱乐、商业经营活动进行监督、严格管理。③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由被动变主动地去掌握(领会、巩固、运用)社会道德规范并形成道德行为,改变过去学校德育孤军奋战的局面,为德育活动社会化奠定坚实的基矗就学校教育而言,要坚持思想政治课教育与其他学科渗透相结合,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学科教育与活动教育、环境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相结合,领导重视与全员参与相结合的原则,拓宽德育渠道。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要通过升旗仪式、主题班会、传统节目、文艺演出、板报、广播宣传、演讲、展览、参观、游览、影评、书评、读书节等活动形式,丰富德育活动内容,优化学校德育环境,使学校成为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主阵地,使校园成为德育的乐园。
   
   四、德育管理科学化
   作为现代社会文明三大支柱的管理,不仅是学校德育实施的必要形式而且是强化德育效应的重要工具,“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必须确立科学的德育管理观念。
   
   第一,优化德育队伍结构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的“优化队伍结构,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信念坚定、业务精湛的德育队伍”的要求,是加强和改善学校德育的重要条件,是学校德育管理必须十分重视的一项紧迫而长远的任务,加强学校德育队伍建设,首先,要建立一支思想品德好,理论水平、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组织能力、活动能力强的德育教师队伍,依靠教师的群体力量,抓学科渗透,寓德于教。第二,建立一支有专职人员为骨干,专兼职结合的德育队伍,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总结,保证学校德育工作不偏离方向。第三,发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要求班主任积极、主动地围绕着育人的目标展开工作,把班级建成一个健康向上的集体。第四,发挥团、队、学生会在德育中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作用。第五,发挥德育队伍的整体效应。要将学校各种力量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一股合力。统一目标,统一组织,统一计划,统一措施,发挥德育队伍的整体功能。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第二,改进德育评价手段
   常用的德育手段有效育手段、激励手段、评价手段等。当前亟待改进的主要是评价手段。作为手段之一的评价,目前在学校德育中的运用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缺乏一个合理的评价标准,习惯于用统一的标准对所有的学生泛泛而评,而未能根据时代的要求,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需要及不同年龄层次确定不同的标准。
   
   二是缺乏一个科学的评价方法。在对学生品德的定量定性评价中,哪部分品德因素适于定量评价,哪部分品德因素适于定性评价等,还未能找到它们各自适用的范围。改进德育评价手段,对加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因此,我们对德育手段的改进,要着力于德育评价手段的改进。首先,要将整个德育目标具体化、系列化,对学生的品德结构进行分解,分项设计坡度和层次,再具体测量和评定。其次,加强对学生品德结构因素及其结构机制的研究,确定品德因素的质、量、度,提高德育评价定量和定性的科学性,充分发挥评价手段的德育功能。
   
   第三,深化德育理论研究
   人们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在不断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在不断深入发展。然而,德育理论研究相对于德育实践出现了“滞后性”,德育过程中的若干问题,诸如德育课程的设置问题、德育评价的标准和方法问题、德育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等,有待理论研究的深入。我们应针对德育中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入调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科研机构要认真选择科研课题,确定科研项目,组织人力、物力,集中研究,搞好实验,为深化德育改革奠定理论基础,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理论添砖加瓦。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第四,加强德育检查督导
   检查督导是实施德育管理计划、推动德育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增强工作实效的重要环节。学校要定期、不定期地检查各项德育管理计划的执行情况,班级和团队德育活动的效果,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和变化;各科教师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任务的完成情况,思想品德课和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及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方式要遵循平时检查、阶段性集中检查相结合,领导检查和班级互查自查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听汇报、看资料、搞座谈等方法,并注意检查、分析、指导相结合。以便及时了解德育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必要时对德育目标及实施计划进行修订和完善。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对学校素质教育中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再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