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积极学习态度的培养(1)(2)
2017-08-13 01:31
导读:三、共同成长是催化。 1、师生共同成长。 有着积极的教学和个人学习态度的教师,必然能带出有着相应积极学习态度的学生。笔者于2007年8月,在对 南
三、共同成长是催化。
1、师生共同成长。
有着积极的教学和个人学习态度的教师,必然能带出有着相应积极学习态度的学生。笔者于2007年8月,在对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05级英语教学论
教育硕士班105名学员的调查和访谈中发现,几乎所有学员、尤其是那些有着十年以上教学经验的英语教师,虽然参加在职硕士学习都要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个人的教学工作,但当他们一旦告诉自己的学生们,他们是由于在读硕士学位而可能会影响教学时,学生表现出的都是崇敬、佩服和信赖。一段时间下来,他们所任教班级的英语成绩,并没有因为他们的请假或因为做论文等影响教学而降下来,有的反而有所上升。“学高为范”,到了高中阶段,有学问、勤于学习的教师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无声的激励,是一种无形的影响。
当前新课程背景下,在一个师生共同爱好英语学习,共同体验英语学习的每一次成功、每一份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师生的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本身就是使学生能产生持久积极学习态度的一剂催化。在这种环境中,教师首先是在影响、激励着那些最优秀的学生,因为这是一定程度上的“名师出高徒”。
2、生生共同成长。
而优秀生则又会影响、激励着中等生,中等生的进步则又会带动着那些已无“退路”的后进生、“学困生”。如此你追我赶,互相激励,必将使学生逐步形成终生持久、向上、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思考
1、审慎对待“态度决定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样的“态度”有时候只能是豪情壮语,人更多的是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持久地向着一个不断调高的目标努力。因此,要使学生始终保持持久、向上、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这种上进之心、向学之心。同时,不断给学生设立阶段性的、恰当的学习目标,并不断调高这种目标。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共同确定阶段性的、动态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每一个学习阶段都有所收获,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从而不断向新的目标努力。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2、防止“消极态度论”。所谓“消极态度论”是指在具体学习中,只讲方法、方式,只关注具体问题的解决,而不关注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也就是态度问题。其结果是,学生往往只知道被动地学习,成了教师操纵下的学习的“机器”,缺乏持久、积极的动力。这种教学情境中,教师大都教得很“难”。
总之,学生英语学习中积极学习态度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非一日之功。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广大英语教师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受当前各地考试制度的影响,由于英语学科在各地
高考中所占比值的变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会有所波动。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掌握一定的“度”,也就是,虽然英语是一门国际语言,在全世界使用范围最广,但它在中学毕竟是一门工具性学科,绝大部分学生将来更多的是从事其它专业的工作,而将英语作为认识和了解世界,从事专业工作的工具。
参考书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2001
[2]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2
[3]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陈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