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对政治教师的几点要求(1)(2)
2017-08-13 01:32
导读:三、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 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总希望将自己课前精心设计的教案能顺利执行下来,以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而不希
三、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
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总希望将自己课前精心设计的教案能顺利执行下来,以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而不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节外生枝。许多教师把能否完成教学任务作为课堂教学优劣的一个标准,甚至包括学生所回答问题的答案都要与自己预设的一样才好。事实往往不可能都是如此,课堂上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始料不及的情形。这就是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问题,教师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问题,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
那么,如何有效地处理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意外问题呢 ?
(1)教师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2)灵活机智地处理,切忌不理不问或故意回避: ① 一般由学生来解决学生中的问题; ② 确立师生共同探索的问题,共同研究,增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③ 确实无法解决,教师要实事求是地向学生讲明,绝不要说可能 ……大概……教师在学生面前说不知道不是什么难为情的事情,而是很正常的情况,这能激起学生更大的求知欲望。
四、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改变由过去单纯的知识传授向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转变。
对我们政治课课堂教学目标的认识:传授知识是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我们的教学目标。我们过去所认为的双基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我们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双基应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重新定位。什么是双基 ?什么是21世纪的双基?如语文,过去强调字、词、句、读、写。现在,准确、高效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双基,收集、处理、加工大量信息的能力也是双基。如现在
数学,过去没有的估算、优惠、打折等等都是双基。双基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五、要处理好教学手段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新课程实施后,人们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教学手段的改变上,越来越多的人青睐小组讨论,认为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新课程改革就是使用多媒体上课。因此一种错误观念便悄然产生:小组讨论 +多媒体=新课程改革,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区。事实上,现在有些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仅仅是一种形式,能解决多少问题,值得思考(如,有的老师要求在三分钟内分四人小组讨论一个问题,能讨论出什么东西?),而有的多媒体课件则纯粹是新课改的一个外衣。
那么新课程改革中政治课堂教学,到底有哪些教学手段 ?我认为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一切应由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来定,以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来定。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可以并举。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一堂好的政治课应该: ① 清新、自然; ② 有时代气息,有社会性,贴近学生实际; ③ 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概括起来就是要抓好五个 “实”: ① 扎实:不要只图热闹的形式; ② 充实:要有内容,要有效率,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给人以启迪; ③ 丰实:不要把课当作是编导好的戏一样来演,一开幕就知道结尾; ④ 平实:就是要平常实在。花样太多可能会使学生不知所云; ⑤ 真实:要处理好完美与真实的关系,真实的课应该有遗憾,溃憾往往能反映出真实。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