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一、发挥自然奥秘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是学习活动的强大动力。古今中外,许多教育理论家都阐述了兴趣对学习过程的重要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我们现代的教育实践也充分说明,培养良好的兴趣是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环节。反过来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但兴趣的产生,往往要靠外界的刺激和诱发。这就要求教师经常全面、细致地观察学生兴趣的倾向性,从而激发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以确保教学目的的达到。
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括了天文、地质、气象与气候、水文、生物、资源、经济、城市、人口、环境等传统学科和现代学科,真正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上册内容主要是介绍自然地理知识。在自然界中有许多奥秘,与高中地理上册内容有关的就有好多。这些自然奥秘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是大部分学生兴趣的倾向所在,最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表现出对地理知识的渴求,培养起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因此,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适当介绍一些自然奥秘,尤其是一些自然之谜,既是教学的需要,也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的手段之一。例如:在讲述小行星带时可以介绍有关太阳第五大行星毁灭的猜测;在讲述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时可以补充外星人、UFO的研究成果;讲述太阳活动时可以补充黑子活动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关系;等等。用自然奥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好方法。
二、运用语言的情感诱导功能,创造良好的心理情境
有“万能信息的载体”之称的语言,在实施情感诱导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起着情感诱导的重要作用,它不仅用于传播知识,而且还是交流思想感情,影响学生思想、品格、道德的工具。在教学中教师要非常注意自己的语言修养,力求简练、准确、生动、形象、通俗、直观、风趣、幽默,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从而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师若能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浅出、绘声绘色、生动形象、风趣幽默,再配合恰当的手势,那就会创造一种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就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假如在教学中语言平淡,动作呆板,照本宣科,甚至词不达意,学生就很容易疲倦甚至心烦意乱,其结果一定是事倍功半。例如:在讲解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规律后,还可故意把“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缩减为“男(南)左女(北)右”;在讲述第五章生态平衡时一个教材中的例子时,我把该例子有意改为一养殖户为了让鱼塘中的浮游生物(鱼的饵料)增多,就经常往自家的鱼塘中倒入富含氮、磷、钾的“肥水”,结果鱼的数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大量死亡。在念到“男左女右”和“肥水”时引起学生大笑,在笑声中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偏向规律,在笑声中学生集中了注意力。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