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为了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在布置班级时,我在墙上设置了《星星擂台》,把学生每一次取得的成绩用小星星记录下来,使每一个学生在擂台中就能看到自己近阶段的表现,激励好学生有更好的表现,差的要迎头赶上,以此激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为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我又在班级的侧墙上设置了《灿烂星空》专栏,把全班学生的名字都写在上面,让他们时刻感觉到自己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影响着班级的整体形象,得到流动红旗是全班同学的功劳,但一个人的错误行为就有可能影响到全班的荣誉。为培养学生关心集体、爱护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在《灿烂星空》栏中,我还设计了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我是小画家、作业展览等栏目,反映学生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在设计教学、游戏、活动时,我也尽可能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对道德的认识,以此来改造和重组自己的经验,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独立的生活能力、辨别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素质教育是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帮助他们认识社会,这首先要求教师本身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长期学习的思想,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增强自身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更新教育观念,站在学生发展和有利于学生需要的立场来考虑问题,看待教学。
学习中要贯穿道德教育,就要遵循学生的生活逻辑,让课堂更符合学生的生活规律,增强课堂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所以,教师应该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学习者,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合作交流。如果教师不善于学习,仅凭原有的知识经验,是很难令学生满意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认知水平的提高,教师应结合实际,逐步扩大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引导学生质疑、合作、探究,在经历活动的过程中感悟和体验事物。为了实现师生互动,课堂上,我经常让学生来当“小老师”,让他们体验教与学的感觉,许多学生在当“小老师”期间,对学习有更高的要求,再回去学习时,自觉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讲授者,而是要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组织者,这时的师生关系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了,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充分理解和尊重,也只有在对学生充分尊重的基础上,才可能实现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支持、合作、指导。这样,教师才能成为学生的帮手和朋友。才能以自己的品德、情操去感染学生,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造性地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把学生培养成为品学兼优的人才。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