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困境及对策研究(1)(2)

2017-08-13 06:39
导读:1.4 调剂生源过多 某地方高校有在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54人,有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285人,导师与学生比为1∶1.75(一般高校为1∶5~8)。同时导师年
1.4 调剂生源过多
  某地方高校有在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54人,有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285人,导师与学生比为1∶1.75(一般高校为1∶5~8)。同时导师年龄结构合理,老、中、青导师形成梯队,73.65%的导师在35~45岁。导师都经过严格的系统训练,都接受过研究生教育。硕士、博士人数占导师总数的91.67%。但近三年招收的研究生中调剂人数过多(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近三年某地方高校42.79%的学生是通过调剂录取到学校。调剂的考生没有参加本校的专业课考试,很多考生所考科目与地方高校设置的考试科目不同,学校无法衡量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无法把考生的研究方向和导师的学科研究方向凝炼一致,无法挑选最优秀的生源。这些调剂的考生基础不太好,在以后的研究生教学、培养和质量的提高上必然会有很多阻力,这对于整个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办学层次的提升势必造成负面影响。调剂生源过多是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困境之一。  
2 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的对策
2.1 加大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
  美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录取标准强调综合衡量。美国大学在招收研究生时,最重要的是考察申请者本科学习时的成绩,其次是推荐信和GRE成绩。而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是“统一规划”,录取的主要依据是初试成绩,复试和面试成绩为辅,作用不大。这种统一考试制度难以发现考生的学术水平、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难得选取最优秀的学生。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管理存在着明显的“计划”色彩,硕士生招生考试从招生计划的制定、考试科目的确定、入学考试的组织到新生最后录取等无不体现行政管理的载体———“行政命令”在这一过程中的权威,每年硕士生的招生工作的依据不是法律法规的规定,而是一道道“红头文件”。这种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确实可以使整个工作井然有序,但是以牺牲高校的创造性、灵活性为代价的。

中国大学排名


  我国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必须改革,应该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招生工作的自主权,让他们自主确定考试科目,明确复试、面试的方式、方法,鼓励他们自主选才。特别是研究生招生录取复试资格线的划定,对地方高校既不利于选才,也不能体现公平性。因此,加大研究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取消层层约束、种种限制,发挥地方高校招生工作的自主权,是解决地方高校招生难问题的最好措施之一。
2.2 出台鼓励政策,吸引考生报考
  地方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人数、上线及录取人数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因而可对毕业生进行专题讲座,帮助他们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分析市场经济下就业压力加大的形势,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目标、继续学习、报效祖国,采取考研缓解就业压力等。如某地方高校出台优惠政策“一免一发”(免三年学费、发生活费);“凡第一志愿报考我校,考分达到国家规定的复试分数线,身体体检和复试合格者,我校保障录取。”等,这些优惠政策出台后,效果很好,第一志愿报考人数大幅度增加。所以,不同的地方高校可采取多种途径,制定鼓励政策,吸引考生报考。
  同时,也应该充分发挥院(系)、导师的积极性。院(系)和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主体,其积极性将极大地影响研究生教育规模、生源质量与培养质量,建立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是研究生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某地方高校设立导师与学生“一对一”制度,即导师给优秀本科毕业生做思想工作,一对一的交流,鼓励学生报考,导师联系的生源,交给导师本人培养和管理,导师的积极性非常高,同时还可增加导师的工作量、提高导师的课时津贴等。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2.3 加强学科建设,形成研究生教育特色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龙头工程,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综合工程,学科水平反映了一所高校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学科建设从其内容上来看,包含了学科的学术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内容。地方高校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形成研究生教育特色,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以求得生存和发展。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主导,地方高校必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做好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的引进或培养工作,全方位、多层次启动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形成一支德才兼备、有影响、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
  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靠的就是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特色学科群、特色专业群去吸引考生。办在地、市、州的高校既无地域优势,又无信息优势,必然要用学科建设的特色,研究生教育的竞争力取得招生工作的突破。
2.4 加强招生宣传,突出地方高校办学的亮点
  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招生宣传,突出地方高校办学的亮点,扩大学校的影响和知名度。制定招生专业目录和招生简章,向全国其他高校邮寄招生资料。利用报纸、网络等现代传媒全方位宣传学校,把地方高校的特色学科、特色专业和学校的招生优惠政策广泛宣讲,深入人心,使更多的外校优秀生源报考学校,改善学校的生源结构。
参考文献
1 周瑞祥.1998~2000年我校研究生招生情况分析与对策[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0(1)
2 周留根.研究生大规模扩招后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业教育,2004(2)
3 吕海燕. 突出特色、调整研究生招生工作思路[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0)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