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设计是新课程的要求,备课的革命(1)(2)
2017-08-15 02:35
导读:三、现代教学设计的特点及分析 现代教学设计并不是对传统备课的全盘否定,而是与传统备课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着一定的历史继承性:都是
三、现代教学设计的特点及分析
现代教学设计并不是对传统备课的全盘否定,而是与传统备课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着一定的历史继承性:都是课前的教学准备,有各自的具体环节,包含对教学内容的分析过程,考虑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必须形成一定的教学实施计划,有自己的教学评价,也都涉及到文字记载等。
但现代教学设计又不同于传统备课,脱破了其形式和要求,实现了教学设计的现代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体现了新课程精神和要求,是教学上的一次深刻革命。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现代教学设计广泛地运用了现代教育理论和科学技术成果,实现了教学从自发的经验型向自觉的科学型的转变。
传统的备课即编制教案,往往是教师个体或群体教学经验的产物,教师缺乏教学的系统性。现代教学设计大大地拓宽了备课的理论和技术基础,把与教学相关的各种理论都广泛地运用于教学设计之中,因而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在这里,教学设计遵循一般的模式。其过程由一些基本要素或主要环节构成,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和八个基本要素,列表如下:
组成部分 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主要环节)
教学目标设计 ①教学对象分析
②教学内容分析
③教学目标编制
教学策略设计 ④教学内容的顺序编排
⑤教学方式与方法
⑥教学媒体的组合与运用
教学评价设计 ⑦形成性教学设计
⑧总结性教学设计
(二)、现代教学设计摈弃了“教学为中心”和“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全新的教学理念。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在传统的备课中,教师是为了方便教学,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设计教学方案,教师自始至终扮演着操作木偶的演员角色,而学生只不过是木偶。学生没有较多的主动性,更谈不上有创造性。
现代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一系列先进的教学理念。从教学的价值观上,它倡导“一切为了学生”,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始端,又是教学过程的终端,始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从教学的伦理观上,它要求“高度尊重学生”,把其看成是教育的本质和原则,看作是实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从教学的行为观上,它主张“全面依靠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教学设计不是为“教”而进行的设计,是一种真正地为被教育者的“学”而设计。
(三)、现代教学设计突破了传统的单向式的教学程式,把教学过程看成一个多向的师生互动、共同提高的过程。
传统的教师备课,把教学看成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单向活动过程,不能全面反映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关系。现代教学设计真正体现教学相长原则,它把教学过程看成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学生间、师生间交流、交往、共同提高的互动过程,构成了多向性的信息交流网络。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要体现高尚的师德,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选择、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和发展学生的潜力,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合作中学习,学会学习。与此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四)、现代教学设计要体现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激励导向的评价观。
评价是现代教学设计的不可或却的重要环节,对教学设计本身也起到激励和导向作用。这种评价观,有以下基本功能:一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特别强调的是,它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在语言、数理逻辑等方面潜能的挖掘和发展;它建立了多方面的发展评价项目并及时改革评价的方法,力求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它关注个体的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二是调动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设计水平和各种教学能力;彻底抛弃传统备课给教师带来的消极被动感和厌恶感。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五)、现代教学设计适用的范围更宽,运用的资源更丰富,手段更先进。
现代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的重大区别还表现在适用的范围、资源与手段的运用上。从适用范围来看,现代教学设计不仅以教案等文本形式存在,更以教学软件、教学媒体等作为载体,表现为课件,同时还表现为对教学软件的开发和运用等。从资源的应用来看,它对资源的应用更加广泛,最突出的是把学生本身看成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使教育变得潜力无限,极大地提高了教育的效益。传统备课就疏或了学生这样一个巨大的教育资源。另外,教师的备课,不仅依据课本,教参,更多的是通过各种途径(比如互联网)获取和加工信息。从运用的手段看,现代教学设计结束了过去单调的媒体选择,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多媒体组合设计,大大地增加了知识容量,显示了生动、形象的视听功能,整合了不同知识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大大地强化了教学设计效果。
现代教学设计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远远超越了教案本身,是对教案在三维上的扩展和延伸。它要求我们教师解放思想、放下包袱,用开放、创新的心态来对待备课,根据现代教学设计的一般规律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备课,使新课程标准及其反映的先进理念在备课中得以充分体现,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据媒体报道,北京有一半的教师表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想跳槽,只有百分之十几的人仍喜爱教师这一职业,因为教师的实绩跟学生的成绩相挂钩,其压力太大了。我提倡现代教学设计,绝无意要给我们教师偷懒找借口,只是想在教师负担(比如在新课程标准下备课)更重时,让我们的学校领导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检查教师备课的方式方法,使教案得以升华,也对教师多一份关爱;同时让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备课有所依据,更有实效,对备课更有积极性,有较多精力进行教学研究、充实发展自己。一句话,教师要苦有所值。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