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上网的调查与研究(1)
2017-08-15 02:12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关于中学生上网的调查与研究(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编者的话: 人生之关键处,往往只有几步,青年时代更是举足
编者的话: 人生之关键处,往往只有几步,青年时代更是举足轻重。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作了这份调查研究,希冀新时代的中学生自觉提高道德素养,把虚拟新世界看得明白真切,同时也迫切希望极度迷失的网虫能迷途知返!来吧,放飞我们健康的心灵,徜徉在充溢着阳光和绿色的生命之海里
内容摘要:
随着计算机的大力普及和网络的广泛延伸,“中学生上网”也就日益成为亟待社会关注和解决的问题。这既是新时代的产物,也属老生常谈,人们都在议论中学生该不该上网。在这里,我们结合自己调查到的一些事件和数据做了一下分析研究,并发表我们自己的一些看法,请诸位指正。
关键词:触网心理 虚拟新世界 网络道德 绿色网站
研究目的和意义:
网络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确切地说,人类已离不开网络,这个时候,网络垃圾也就随之出现,我国因网络而犯罪的事例数见不鲜。而在其中中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网络到底是有多大的魅力,以至于被人类称其为“电子海络因”。我们通过这次的调查和研究来了解我市的中学生上网情况,以及网络安全设施。希望给人们以借鉴。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网上查资料。
研究时间:2003年5月—2003年9月,主要利用星期天和暑假时间来调查和研究。
研究对象:
(1)由学校团委组织,对我校高一、高二近2500名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有较高的可信度。一共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时间分别是:2003年3月和2003年9月。
1
(2)对湘乡市区网吧的调查(见下表“网络环境”)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湘乡城区的网吧约150个,大多数开设于1999年—2002年,有十几家网吧是2003年开设的。湘乡市的网吧条件均很差,不论在硬件方面,还是在室内环境方面都较落后,所有网吧都没有禁止吸烟,室内空气严重污染,尤其冬夏季节空调开放,密闭门窗,没有通风设施,气味令人窒息难闻。另外,在非典时期网吧从未关门,没有防“非”意识和措施。在软件方面,很多网吧网速很慢,少数网吧连消防等基本设施也未建立,很容易酿成安全事故。
附对城市150个网吧进行调查表如下:
软、硬件环境:包括显示器质量、主机性能、网速、带宽、安装操作系统及软件情况等。
好 较差 很差
数目 1 17 32
比例 0.66% 78% 21.34%
室内环境:从空气流畅、空间宽敞明亮、防水、防电、防雷及消防设施、噪音等各方面综合调查:(表八)
好 较好 较差 很差
数目 0 4 37 109
比例 0% 2.66% 24.34% 73%
调查情况:
三中学生上网的情况:通过对25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查得上网人数为1257人,其中高一学生471人;高二学生786人;男
2
生996人,女生261人。
上网地点:距离学校500m—1500的公共网吧(86%),还有少数同学在家里上网(14%),说明公共网吧是中学生的主要上网场所。并且有些公共网吧在一些偏僻小巷里,不易被家长和老师发现,还有一些网吧开设在二、三楼,甚至阴暗潮湿的地下室,所以很多学生上网家长并不一定很清楚。
触网心理: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一、从众心理。人类已跨入了信息时代,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世界越来越精彩,对人类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青少年对网络的接触也越来越多。上网已是一种时尚。如果作为一个中学生不知道“网游”的话,会被同学们说成“白痴”、“低智商”。为了跟随潮流,中学生争先恐后的上网“冲浪”,玩“游戏”,以吸收更多的网络知识。
二、好奇心理。听别人说上网好玩。触网的同学把网络游戏说得天花乱缀,很有趣味。更有甚者,把网络游戏说成一种深奥的东西。于是,很多学生就上了第一次网。在网上,感觉到了很多刺激的东西,应有尽有。有时候,一些学生往往被网站故设的陷阱挑起了好奇心。如“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得浏览”,而这些网站往往不设“防火”设备,学生便很容易深陷其中。
三、自卑心理。中学生的性格很多不同,内向的学生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自己孤僻一方,现实中没有知心朋友,自己又不善言记号,人际关系很差。于是,不得不来到虚假空间以释放自己的孤独,往往这些同学一上网聊天就是长达几个小时,有的甚至通宵达旦。
3
四、求异心理。中学生的生理已逐渐发育成熟,对异性会产生好感。但在现实生活中又羞于开口,往往怕被别人
笑话。一般在这种情况下,中学生也会上网玩“qq”,在网上邂逅心中的“青蛙王子”或“白雪公主”。
五、逆反心理。中学生心理并不成熟,没有恒心毅力,上课容易开小差,常受老师责备、家长打骂,于是就产生叛逆思想,去上网吧,上网后成绩越差,老师就会有更多的批评教育。于是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认为越不让我干,我偏干,不让我上网,我偏上网,看你拿我怎样。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上网、上课睡觉,成绩下降,受批评,上网。在这其中,虽然有一部分人在家长和老师的教育下改过来了,但也有一些学生深陷其中,破罐子破摔。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六、
放松心理。很多学生都认为上网能放松心情,以为紧张的学习之余上一上网有益。但事实证明,上网既费财,又费神。就拿“传奇”这种网络游戏来说,只知道打打杀杀,夺装备、升级,搞得整个网络社会乌烟瘴气。有的学生竟因为它而七门功课全亮“红灯”。
七、求知心理。通过调查,得知7.5%的学生上网是为了查资料,以此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确实,网络能给予我们无穷无尽的知识营养。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要成为同龄人中的英雄,不得不具备大量的知识财富,而网络是我们吸收知识的最好途径,我们通过它可以掌握更多的技能。因此,有一部分同学确实通过上网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成绩。
八、迷恋心理。上网的学生中有4%的同学对网络有严重的依赖、留恋心理,特别是网络游戏、网上聊天、黄色网站对中学生的杀伤
力很大,被人们称为网络“三大杀手”。中学生未成熟的心理,使其
4
很容易沉迷于十分诱人、险象环生、扣人心弦、极富惊险刺激的游戏中。我班有很多同学玩《传奇》,放假之前总要玩一个通宵,其中有一个学生升到了30级,就想31级,一心想拥有更多的魔力和更强的能力,打败更多的人。就这样,升级成为他心中的唯一目的。
上网目的:
中学生上网吧,大部分是纯粹的玩游戏(占60%),有一部分是聊天(25%),也有一部分学生是查资料(15%)。现在,中学生上网的人数仍在与日俱增,很多学生赶时间,只要有新的游戏下载,马上去申请帐号,并很快沉迷其中。例如很多学生进网吧,只想把自己的帐号升级,夺得好的战备。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上网时间:
通过调查,有600人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超过了2个小时,其中有5人左右超过10个小时。
表一:
学生人数 上网人数 男生上网 女生上网
总数 约2500 1257 996 261
高一 1520 471 327 208
高二 1010 786 669 53
时间:2003年3月
表二:
学生人数 上网人数 男生上网 女生上网
总数 约2500 1500 1048 452
高一 1520 1000 753 247
高二 1010 500 295 205
时间:2003年9月
5
表三:上网金额来源(120人):
父母所给 自己节省 朋友请客 其 它
人 数 45 65 9 1
占总人数 37.5% 54.2% 7.5% 0.8%
表四:是否通宵(100人):
频率 经常 偶尔 从不
人数 8 46 46
比例 8% 46% 46%
表五:对50个上网的同学调查:
地点 离校500米 离校1500米 离校1500米以外 家里
人数 28人 15人 0人 7人
比例 56% 30% 0% 14%
表六:上网目的(200人)
查资料 玩游戏 消磨时间 聊天 涉黄 其它
人数 15 64 30 56 7 28
比例 7.5% 32% 15% 28% 3.5% 14%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