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教师评语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1)(2)
2017-08-15 02:41
导读:三、教师评语的要求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指引下,我认为教师寄语的总要求应该是: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全面地搜集素材,科学地处理和分析;
三、教师评语的要求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指引下,我认为教师寄语的总要求应该是: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全面地搜集素材,科学地处理和分析;在写作中应注重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展示其个性,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的基础上,用发展的眼光去抓住学生最闪光之处予以肯定,在殷切的期望中提出要求,同时注意语言的规范亲切、简明扼要。
1、发展性。克服传统评语只报结果不报过程的弊端,不能仅从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优劣将学生一棍子打死,而应注重对学生表现情况的全面考查,更多的是一种自我参照的纵向评价,即跟学生自己以前的表现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进步和缺陷,进行激励并提出希望。应该看到评语不是结果,而是教育的一环,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如:“明慧,你很聪明,每次考试成绩总是那么优异,但有时候,一些小小的谎话会一不小心从你的口中溜出来,老师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改掉它,好吗?记住,老师愿和你成为好朋友。”
2、针对性。“世界上找不出两片完全同样的树叶”,同样,也还会找出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我们应该坚决杜绝千人一面式的评语,努力将评语写出特征,展示特色,做到写谁象谁。如对待偏科的学生可这样:“
数学、语文好比是你的两条腿。一条腿粗粗的、壮壮的,你猜是哪条腿?一条腿细细的、弱弱的,你猜又是哪条腿呢?两条腿不一样粗,走路是跛子,你不会甘愿做跛子吧?老师也不希望你成为跛子,老师想很好地帮助你,你自己也要努力哟!”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3、公正性。以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表现为根据,以“守则”、“规范”为准则,不能仅从印象出发,以个人好恶来评价,可采用鼓励式评语:“高山,你是个聪明、可爱、讲卫生的孩子,但你写的字感觉犹如一个歪鼻、斜眼、不讲卫生的卡通娃,只要你用心、努力、持之以恒,你的字会变好的,会和你一样漂亮、 好看,老师相信你。”
3、情感性与文学性。让学生看了评语感到可亲可近,而主动接受。在操作中可采用以下具体措施:
①、改变称谓。由冷冰冰的“该生”、“该同学”这类开头变成第二人称“你”或者直呼学生昵称,从形式上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②、评价式变为谈心式。就像是师生面对面交流一样,改掉训斥的语言,代之以深切期望和鼓励,从感情上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③、语言艺术。要求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让学生看了你的评语就知道自己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在什么地方还做得不好,并能心悦诚服地努力改正、努力进步。
总之,我们应在短短不足百字的评语中,真正体现出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既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又能从中受到启发提示和帮助,从而达到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目的。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