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批评的艺术性运用(1)(2)

2017-08-17 05:41
导读:2、采用“冷处理”可以起到:“钝化矛盾”的作用。 所谓钝化矛盾,就是在矛盾一时无法根本解决的情况下缓冲矛盾。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有多种多样,
   2、采用“冷处理”可以起到:“钝化矛盾”的作用。
   所谓钝化矛盾,就是在矛盾一时无法根本解决的情况下缓冲矛盾。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有多种多样,有的矛盾,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地步,就因顺势解决;有多矛盾比较复杂,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时还不具备解决的条件,如果把它先钝化一下,再待机处理,也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历史上“将相和”的故事,可以说是钝化矛盾的典型例子。现实中,我班有两名女生,在初一时就相互推诿。一次出黑板报时,双方又斗起嘴来,问其原因,小学一个班时彼此矛盾重重,老师没有解决,到了初中,又是一个班,于是矛盾再一次激化。为此,我不失时机地采用“钝化矛盾”这一手段,先让双方停止口角,然后和她们约定:这一周内不准和对方讲一句话,谁先说话就是谁错。一周后,再回头处理这事时,双方觉得彼此之间无深仇大恨,也觉察到了斗嘴吵架不仅影响集体荣誉,也影响了双方的学习情绪,彼此不说话却相安无事,于是,双方共同达成协议,互不说话,共同维护性集体的荣誉。可见,钝化矛盾有利于排除学生间的不安定因素,使班级工作顺利开展。
   3、采用“冷处理”,要注意选择时机。冷处理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性格暴躁,自制力差的学生犯了错误;
   (2)家庭原因或身体不适的学生犯了错误;
   (3)某学生的错误比较复杂,而且抵触情绪比较大时。
   教师在运用时,要根据情况灵活使用。但是,“冷处理”不能坐待时机,相反,还应创造条件,促进时机的到来。我班有个学生,一次在课堂上顶撞了自己认为课讲得不好的老师,我得知此事后,就想,如果马上把这位学生叫到办公室进行批评教育,然后责令他向老师赔礼道歉,这名学生表面上可能屈服,内心里极有可能还会遇事爆发,因此,我不失时机地使用事后批评这一方式,没有直接地谈论此事,只是轻轻地说:“我听到你对某某老师很不礼貌,很出意外,明天到我的办公室里谈谈。”经过一晚上的思考,冷静下来的学生在第二天上我办公室时终于做出了明智的选择。我知道这一延缓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它既为学生在谈话前自我反省提供了条件,又促使学生自我反省,激起了学生感情上的变化,使其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所以,采用事后批评这一教育手段时,特别要注意时机的把握。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讲究批评的艺术性,合理地使用批评用语,有时能更好处理一些在校园内发生的矛盾。
   作为班主任,提高自身的教育理念,讲究批评的艺术性,加大情感的多投入,善于借鉴其他老师的教育经验,就会让自己的工作减少难度。笔者曾经借助一位极有经验的老教师的教育个案,有幸地调节了一位学生和他的任课教师之间发生的矛盾,因为调节地及时,这位学生的情绪很快就平复了。记得是这么一天,一名后进学生,下课后找到我,说上节课她根本没有违犯纪律,而是她旁边的同学没有注意听讲,老师却把她批评了。说话的语气,是气呼呼的,给人感觉受了多大的委屈似的。我一看,这是来告状的。看学生的表情,老师可能真的批评错了。怎么解决?听完后,我稍停了一下,然后问她:“你是不是感到心里特别的委屈的?”“是呀,”学生回答。接着我又问她:“老师问你一个问题,人这一辈子,有没有不受一点委屈的?”她说:“没有,谁能一辈子一点委屈都不受?”我说:“是呀。人都有受委屈的时候,这样人就有一个承受委屈的能力问题。能够承受委屈的人,在委屈面前就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被意想不到的委屈压垮,活的就刚强,就自我。不能承受委屈的人,一点小的委屈,就可能把自己压垮。而承受委屈的能力,也不是天生就有的,也是锻炼出来的。每受到一次委屈,挺过来了,承受委屈的能力就强了一点。让我说啊,你今天是占了个大的便宜,第一,老师批评你,客观上是在关心你,这点对吧?”她点了点头。“第二,恰恰是老师的失误,让你真实的感受到一次受委屈的体验,如果正确对待,你就有了一次锻炼的机会,而且很难得的机会。你说是吧?”听我这么一说,这名学生不再生气了,而是笑了。从人生视野的角度说服了学生。一次误会,一次教育学生的机会。而且是机会难得。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总之,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时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棘手问题,如果要采用批评的手段,那么一定要注意批评时机的选择和批评方式的选用,再加上合理的使用批评用语,讲究批评的艺术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与后进生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而达到教育改正其行为必先改正其心灵的目的。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抓好班级管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