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巧用积分卡,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1)

2017-08-17 03:19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巧用积分卡,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目前,教育上往往存在着“马太效应”,即发展水平好的儿童
目前,教育上往往存在着“马太效应”,即发展水平好的儿童往往能获得更多的重视、表扬和有利发展的机会,而发展水平差的孩子反而很少有这种机会。因此,失败的经验、教师的不公正,可能使孩子产生悲观失望、自卑或愤怒的情绪,从而导致儿童的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
   所以,为了让优等生更优秀、中等生更自信、学困生更进步,让所有的学生都在健康、快乐中得到发展,我充分利用正强化的心育方法,以“积分卡”为心育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开学初,我和学生们共同制定了本学期的班级目标——争创优秀班集体。然后,决定先在班内进行“优秀小组”评选,并制定了具体措施:每个人做一个“积分卡”,凡带齐用具、遵守纪律、举手发言、表现突出、站队快静齐、上下楼无声音、全组或全队表现好、作业完成情况好、表现突出等均可加1分。最后,我把班内的这个决定以“通知”的形式打印出来,发给我班的任课教师,以求得共识和配合。
   通过一个学期的尝试,我发现这个“积分卡”的作用不仅仅树立了本班积极进取、努力好学的班风,而且强化了学生的集体凝聚力、责任感和荣誉感。特别是使那些原来胆小不敢发言、课上多动、学习困难的一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我觉得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友好和睦的教育气氛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条件。班级心理教育也只有在愉快活泼、乐观向上的心理气氛中才能有效进行。心理教育的实践表明,只有从尊重出发,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种种心理教育措施也才能奏效。特别是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他们往往不能接受自己,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这些学生只有先被别人接受,才能接受自己;只有先被别人尊重,才能尊重自己。所以,班主任要把每个学生都摆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要主动接受学生,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并待之以真诚的关心和爱护。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情通理达”。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牛云是我班一个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她最大的不足就是上课不爱举手发言。无论我课上怎样看她,她都不肯举手。于是,我通过家长和学生了解到:她平时比较活泼,在家爱说爱笑,和同学相处时也很健谈。后来,我利用一次午休,特地找几个课上爱发言的同学还有她谈心。那天中午,我们几个围坐在一起,聊她们各自的积分情况。谈起这件事,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说自己是怎样得分的,而且因为回答问题所得的分最多。我连忙竖起大拇指称赞道:“你们真棒!其实,老师特别希望咱们班所有的同学都举手发言,无论你们答错还是答对都没关系。在学习的过程中谁还能不出错呢,错了坐下再想嘛。如果你举手只是重复老师的话,那也证明你是个认真听讲的好学生。而且,回答问题还能给自己和组内加分。”同学们听了很高兴,牛云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微笑。第二天课前,我有意将昨天的话又重复了一遍,为了提醒牛云。在提问后我还是有意地重复那些话,只见她慢慢地将手从桌子下面举起来,当她的目光和我相遇时,手又想放下。我急忙叫她,并用鼓励的话说:“你一定行!”于是她用并不大的声音答对了问题,我急忙用英语鼓励她说:“your voice is very sweet!(你的声音很甜美!)我想再听一遍。”于是,我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了,同学们也仿佛明白了我的意思,一起和我鼓掌。那天,我没有失望。后来,我坚持在课堂上做到教态和蔼、语言亲切,以表扬鼓励为主,消除孩子们的顾虑,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使他们增强自信心,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后来,我又发现这样做还可以促使学生课上多思考,培养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传承与创新:党的几代领导核心教育思想探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