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小学综合课程如何开设(1)

2017-08-19 01:10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中小学综合课程如何开设(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内容提要】目前,综合课实验遇到重重阻力,个别地方
 【内容提要】目前,综合课实验遇到重重阻力,个别地方的领导对综合课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在种种压力之下,许多学校不愿意选择综合课程,个别实验区甚至放弃了实验
    [新闻背景]
    顺应当前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潮流,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构建了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综合与分科并行,供地方和学校自主选择。地方和学校可选择以综合为主的课程,也可选择以分科为主的课程,还可选择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鼓励各地选择综合课程。
    根据新课程计划,小学低年级设置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小学高年级设置思想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这样的课程结构,加强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淡化了学科界限,加强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增进了各学科之间的知识与方法的联系。走课程综合化的道路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也是新课程的一个鲜明特色。
    2001年秋季,艺术、科学、历史与社会等综合课程首次进入实验区实验,全国大约有20个地区进行综合课程实验。
    前不久,一位中学生给出版社的编辑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你们好,我是一名初中生,正赶上你们新编的教材《科学》和《历史与社会》,学了一年了,觉得非常好,它们不是传统的教材,而是让我们思维更宽,让我们把知识技能在实际中应用。但这次期末考试完,老师却说把《科学》和《历史与社会》这两科砍了,重新学以前的教材,我觉得很遗憾。我班同学也不希望再改回去。编辑们,你们编的书不错呀,为什么中途又变回去了呢?我只想提个小小的建议,希望你们能把教材改革进行到底。”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中学生的来信反映了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综合课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据一位出版社的编辑介绍,今年暑期开学,某省原计划订5万册初中科学课教材,结果只订了1.9万册,还有的省原计划订1.3万册,结果全部退掉。
    据记者调查,综合课在实验区受到教师和学生的空前欢迎,教师听了教材介绍后,希望教综合课,但是领导有顾虑,家长也担忧,怕影响中考、高考成绩。内蒙乌海市海勃湾区对教了一年的科学课做教师调查,希望继续教综合课的教师占97%。湖南开福区的一项调查显示,100%的小学生喜欢综合课,96%的初中生喜欢综合课。家长反映,学生对综合课的兴趣特别浓厚,教师也越来越适应综合课的教学。
    应当看到,开设综合课难度大,问题多,而且担风险。目前,在实验区,综合课实验遇到的阻力比较大,关键是宣传不够,许多人对综合课程不理解,特别是教育部门的领导对综合课程的价值认识不足,对学生升入高中后能否适应缺乏信心。在种种顾虑面前,一些地方将实验了一年的综合课又改为分科课,使得综合课的实验范围缩小,实验人数锐减。这向我们提出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如何进一步转变观念,充分认识综合课程的价值,采取有力措施,认真组织好综合课程的实验,实事求是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设置综合课,一项重要的历史选择
    据专家分析,我国现行中小学课程门类过多,内容交叉重复,课程设置缺乏宏观统筹及整体优化,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另外,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精细的分科教学,容易忽略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过细的分科教学,也给师资配备带来困难,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缺少教师,一位教师同时兼几门课,一星期要写十几个教案,有些课因为缺教师而被砍掉,致使课程计划难以落实。近几年,重新整合学科知识,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半个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一方面使学科内部的分化更加精细,另一方面,也使学科之间进一步交叉综合。专家预言,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以高度综合为主的整体化趋势是当代科技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可以说,21世纪将是不同领域科技创造性融合的时代。课程要反映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并促进知识的再生产,就必须纳入一些重要的综合性知识,而只对原有分科课程做一些细节的调整是远远不够的。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类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应重新整合学科知识,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等,是学校教育亟待加强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分科课程中难以综合体现。因此,课程的综合化趋势,是现代社会科技综合性加强的必然体现。可以说,建立综合课程,适应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是我国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分科课程有很大的优越性,但综合课程也有分科课程无法替代的优势,它可以提高人的整体认识、理解问题的能力,开阔学生视野,同时也可以解决课时的有限性与内容的广泛性的矛盾。因此,专家普遍认为,两者不可能相互取代。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是两种功能互补的课程形态,两种课程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分科课程注重知识的逻辑结构和知识的相对独立性,而综合课程强调知识的丰富性和联系性。综合课程并不意味着对传统分科课程的抛弃,相反,它是建立在传统分科课程的基础上的。正如一专家所言:“没有学科的分化,没有分析性的知识在数量上的增长,综合化的大厦便无从谈起。”
    应当看到,课程的综合不是内容的删减,也不是搞一个拼盘。课程综合化趋势主要表现在,重新审视传统的学科分类体系,软化学科界限,改变单纯以学科的逻辑来组织课程内容的做法,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的整合。综合课既要继承分科课程的优秀传统和宝贵经验,还要在教育理念、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重大突破。眼下,综合课程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是以知识的逻辑结构为主线组织教材。它以某一门学科为主体,综合其他学科知识编制课程。二是以主题或解决问题为主线组织教材。一般是围绕一个现实社会问题,综合有关学科相关的知识,构成教材内容体系。第三种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组织教材。让学生通过观察、分类、测量、实践等活动,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总之,综合课程是一门全新意义上的课程。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据专家分析,综合课程的出现,势必会对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方法产生深远影响。首先,综合课使学科知识学习走向综合化,这意味着在学习现有分科知识时,不能把他们看成孤立的体系,要设法在各科知识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对所学知识要有一个综合的认识。其次,综合课程在内容选择上注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合,既传授科学知识和方法,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注重兴趣、动机、意志的培养。所以,学生学习时要文理并重,既重视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获得,也注重科学精神和态度的形成。再次,综合课程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强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学习不应该只是解题目,而应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中小学生音乐素质现状管窥(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