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多元智力评价与我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1)(2)

2017-08-19 04:46
导读:第四,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从漠视学生发展独特性的统一的标准化评价转变为尊重学生发展独特性的多样化评价。也就是说:其一,对学生发展的评价

    第四,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从漠视学生发展独特性的统一的标准化评价转变为尊重学生发展独特性的多样化评价。也就是说:其一,对学生发展的评价要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智力发展特征即要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智力组合程度与组合方式,独特的智力发展强项与弱项以及独特的智力表现形式;其二,对学生发展的评价重在评价学生个体自身动态发展历程中的独特性,而不是在与其他同学进行横向比较中评价学生之间的差别即每一学生的独特性;其三,应单独评价独特个体的独特发展,并为其提出符合他自身特点的独特的发展建议,从而更好地促进作为独特个体的学生的独特发展;其四,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与可能性,以获取更多关于学生发展独特性的信息。

    二、多元智力评价对我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启示

    我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也就是说,教育评价要以学生为本,以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为本;要颠覆以往缺陷本位的评价理念,让位于发展本位的评价理念;要以更积极的、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成长,要竭尽全力挖掘他们的强项、他们的长处,让学生在自信与乐观的心理氛围中获得发展。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上述要求都可以得到多元智力理论之评价观的支持。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理论对于新型教育评价的上述四个呼吁,为我们今天的基础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

    第一,把智力评价置于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之中,为我们今天的基础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新参考——我们的教育评价应该与时俱进、因地制宜。首先,我们的基础教育评价一定要紧扣时代脉搏,积极参与改革,尤其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我们的基础教育评价只有进行相应的改革才能跟上整个基础教育发展的步伐,并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经济文化土壤,我们的评价改革要以之为根基,并能体现地区间的多样性与本地区的独特性。最后,我们的教育评价要珍视学生之间智力发展的社会文化差异。由于“生活背景”或“价值预设”的不同,即便是面临同样的问题,个体所做出的解答也可能完全不同。因而,在对学生的发展进行评价时,一定要把握不同学生个体所置身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其他一些隐性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设置适宜的评价情境,辨认学生身上独特的智力强项和弱项,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第二,将智力评价聚焦于学生解决问题和创造产品的过程,聚焦于学生动态的发展过程,为我们今天的基础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我们的教育评价应该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过程。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丰富而具有吸引力的材料,通过观察其与活动材料之间丰富而复杂的互动,发现他们独特的智力“光谱”,发现他们在解决问题和创造产品的过程中所擅长使用的智力和试图回避使用的智力,以及他们在其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风格。聚焦于发展过程的评价活动可以模糊教学与评价之间的界限,使评价成为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活动,而不再是“外加”的专门的活动。更重要的是,聚焦于发展过程的评价活动能够为我们提供更真实、更全面的有关学生发展状况的信息,有助于我们更加客观、真实地了解他们,并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指导。

    第三,把智力评价的内容看作是多维的和开放的,为我们今天的基础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新视角——我们的教育评价要确保评价的是学生完整的智力“光谱”,反映的是学生在各个智力领域发展的全貌,我们不能只围绕着某几种智力来设置评价标准并实施评价,不能在评价过程中绕道而行而对传统意义上的“非学术”智力领域不闻不问,而是应该让教育评价的内容涉及到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并最终通过这种全面的评价将课程开发与学生发展引向更人文、更科学、也更合理的发展轨道上来。如此一来,我们就能最大限度地发现每个个体身上的“光芒”,尽可能地挖掘他们所具有的潜力,而每个个体也都将在一个或多个领域内表现出色,他们都将是“聪明人”,他们都将能在某一领域或某一行业发挥自己的力量。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第四,将学生的发展看作是个别化的和差异性的,为我们今天的基础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新依据——我们的教育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各个领域的发展状况,评价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要发现并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要善于并乐于识别学生独特的智力强项和弱项,为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提供支持。这就需要我们在评价中选用适合于个体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的评价方法,而摒弃“统一划规”的评价方法。统一划规的评价方法的前提假设是所有人都按照同样的模式进行发展,因此要以同样的评价方式评估每一个个体。但事实上,每个个体都是不一样的,他们具有不同的智力发展特点和表现形式,具有不同的优势和弱势领域,具有不同的认知风格和学习策略,因而,传统的评价方法是在看似公平的外衣下掩饰了事实上的不公平。

    纵观当今世界范围内实践多元智力理论和多元智力评价的学校,我们可以发现,多元智力评价并不存在一种或几种固定的模式,而实践多元智力评价的策略和工具也更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因而,我们在借鉴多元智力理论进行教育评价改革时,不应固守一种或几种多元智力评价模式,或仅仅迷信于一些在国外“声望”较高的多元智力评价策略和评价方法,而是应该结合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课程改革特点,辨证地看待多元智力评价并在我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中结合实际情况使之本土化,进而推进我们教育评价改革的进程。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