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预期职业地位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个人需求(1)(2)

2017-08-24 01:08
导读:(1)取大优先——对某校某专业E(v)的认知多取决于当年毕业生最有可能的职业去向,若大部分学生都集中在类似的岗位上工作,则E(v)可由对这种职业地位的
  (1)取大优先——对某校某专业E(v)的认知多取决于当年毕业生最有可能的职业去向,若大部分学生都集中在类似的岗位上工作,则E(v)可由对这种职业地位的评价来代表。     (2)推此及彼——社会大众关于某类院校乃至具体的学校和专业容易形成刻板印象,对特定专业就业状况的判断总要受到社会刻板印象的影响,所以专业的“热”与“冷”,经常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3)风险规避——在经济学中,一般假定消费者的主体是风险规避者,教育消费也不例外,多数求学者倾向于选择就业状况稳定的专业,因而较为明确的职业去向应是高职院校追求的目标。      3.预期职业地位的比较     经由以上分析,只需掌握学校发布的当年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包含就业率与主要职业去向),即可大致求得就学于某一专业的预期职业地位。该项指标既反映了求学者心目中学校与专业的印象,也适用于教育机构的自评与横向类比,在信息真实可靠的前提下,进行校际比较时还要注意;     (1)必须是同等学历起点的比较,即各方有彼此替代的可能,如在不同的高职院校之间或同样招收高中阶段毕业生的高职与普通本科之间,这样求学者至少在理论上(忽略分数的限制)拥有选择的机会。专科层次的高职与大学研究生院的比较就缺乏意义。     (2)必须限制比较的空间与时间。一方面,不同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相同职业会有不同的态度,使用一套职业地位评价标准进行跨区域、特别是跨国的比较,效度不高。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大众的职业评价也会发生改变,有些职业与若干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     (3)必须处理毕业生继续学习的问题。如果某高职院校绝大部分毕业生都选择直接就业,那么少数以“专升本”或其它方式继续学习的学生可以不进入统计范围。但若继续学习者较多,则不宜采取这样的简单方式,而应使用递推的方法,将学生考入的那些本科专业的预期职业地位作为职业去向的评价 (上式中的υ),各自代人计算④,或者把升学当作就业处理,直接赋予本科院校一个职业地位评价的数值。     4.高职整体的预期职业地位分析     预期职业地位为高等教育的个人需求提供了一个较全面且易测的衡量标准。由于收入的高低与职业地位存在高度的正向相关,因而预期职业地位的概念本身即包含了教育的经济收益。根据就业率等信息的掌握情况,既可以精确度量,也可以做出大致的估计,操作灵活。除了不同学校或专业之间的比较,作为一种应用型的大众化高等教育,高职整体的预期职业地位也可加以分析。     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开展的一项课题研究表明,2003年高职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是;数控机床操作,汽车维修,生产线设备维护,微电子技术组装、检修,机电设备管理、调试、安装、维修、操作,生产线操作,功能测试技术,品质检验,生产工艺,计算机应用,会计,酒店管理,农资经营,农产品加工,园林绿化,民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监理,产品营销与商业策划,通关管理,各类综合文秘,各类艺术设计岗位。⑤对照前述仇立平关于职业评价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高职培养的人才大多只对应着地位评价中等甚至更低的职业⑥,况且能否就业还是问题。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律师、医生、大学教授、科学家等排名靠前的职业都有着鲜明的精英教育的烙印,学术型高等教育在预期职业地位的比较中优势明显。     这一点即可说明,在整体上高等职业教育的预期职业地位相对较低,以至对追求预期职业地位最优化的求学者缺乏吸引力,而目前对于高级技能型职业过低的社会评价实为高职发展的突出障碍。     四、引导高等职业教育个人需求     的主要对策     面对经济需求发展而个人需求不足的现状,如何才能有效引导高等职业教育的个人需求呢?最根本的一点还是要正视个人需求,承认高职对于阶层选拔的意义——单纯依靠精英模式发展高等教育,向上流动的机会只属于学习能力出众的群体,其他人则面临学业失败的危险。仅从社会稳定的角度,高职的这一职能就值得充分肯定,如能从预期职业地位人手,因势利导,必将事半功倍。     1.营造舆论氛围     职业地位是现实的,也是历史的,发展的,一定时期内具有倾向性的社会舆论能够强烈地影响某些职业的社会评价,进而影响相关专业的个人需求。由于高职专业的职业定向大多社会评价不高,或者本身即属新职业,缺乏社会认同,故社会舆论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众多“教育改变命运”的宣传都只和精英教育发生联系,媒体更是对“一流大学”的创建津津乐道,凡此种种,不但使学术型高等教育的个人需求空前膨胀,也导致高职整体声誉的相对降低,社会上形成了“次等教育”的刻板印象。为此,能否尽快扭转高职在舆论宣传中的不利地位,能否通过正面宜传倡导重视技术、尊重技能型岗位的社会风气,成为个人需求引导的关键所在。     2.坚持就业导向     就业率是大问题,对高等职业教育,即使职业评价一时难以改变,抓好就业导向也会立竿见影。具体说来,既应有制度上的安排,如推行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也应有提升高职标准化程度的措施;更重要的是采取“订单培养”等与用人单位合作的方法,加强岗位对口以减少就业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由预期职业地位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过分拓宽就业口径的同时也会增加职业选择的风险;而有关“创业教育”的提议,对于高职预期职业地位的提高并无太大的帮助,因为少数创业成功者取得的较高的职业地位,很可能在求学者“取大优先”的考虑中被忽略掉。⑦     3.重视升学出口 高等职业教育应当且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取消毕业生继续学习的机会。事实上,在当今社会,更高的学历是求学者的一种普遍追求,北京等地近年出现的高职“专升本”报名升温的现象,据分析即与学生看好“专升本”的前景有很大的关系⑧。从教育连贯性的角度,与其让高职毕业生转投学术型的高等教育机构,不如促进高职自身体系的完善,创设本科以至研究生层次的应用型高等教育。这不仅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能够满足学生的个人需求。   注释: ①  据教育部学生司陈曦处长在《努力做好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讲话中公布的数字,2003年 12月底,全国普通高校本科学生的就业率为90%,高职只有72%,另据教育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团中央联合发布的消息,2004年9月初,全国普通高校本科和高职(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别达到84%和 61%,二者依然差距明显。http://education.163.com/ edu2004/editor_2004/job/041028/041028—161872.htm1。 ②  对于大众化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在校期间的淘汰问题可以简化,精英学术型高等教育则必须考虑能否完成学业。 ③  这是2002年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计算公式,统计时间通常在每年7月份或12月底。2004年教育部对此计算方式作了修正,不仅以“签约率”为依据,还将学生高校时对学校提供的就业意向计算在内。 ④  如果把教育都看作职业的准备,那么这种方法可以应用到各个层次的教育。 ⑤  见《2003年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该功研究共对28个省、市、自治区的347所高职院校,近19; 4万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 ⑥  例如会计得分49.3,秘书得分47.6,技术工人得分36. 5,排名均在中等偏下。 ⑦  事实上,某一专业的毕业生中自我创业的比例越高,说明学校越难保证毕业生获得稳定的理想职业,对求学者的吸引力也就越差。 ⑧参见北京晚报92003年10月5日的报道“北京高职报到率超过九成”。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65·190. [2]朱启臻,张春明.社会心理学原理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91-99. [3]周作宇.教育、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5):85-91. [4]仇立平.职业地位:社会分层的指示器——上海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1,(3):18- 33, [5]  杨凤英,袁刚.我国转型期社会分层与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困境[J].职业技术教育,2003,(31):10—13. [6]郭扬,胡秀锦.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二维四向评价模型”[J].职业技术教育,2003,(25):30-33. [7]万晓勇.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需求的趋势分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3,(1): 28-32. [8]陈晓峰.职业地位及声望与当代大学生就业选择[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0-93, [9]陈解放.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范性结构优化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3):41—43.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论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