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大学生道德知行错位与德育方法刍议(1)(2)

2017-08-24 01:14
导读:2.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高校德育的根本任务。经济、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对德育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德育为社会发展服务,这是人类进人文明时代以
 2.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高校德育的根本任务。经济、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对德育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德育为社会发展服务,这是人类进人文明时代以来德育的本质特征之一。创造和谐社会已不是单纯发展生产力的经济问题,还有政治民主化、文化现代化等诸多方面,需要发挥好道德的道义支持和谴责功能。新时期三大文明和谐发展,对当代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创新德育理论和实践体系,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法制相协调,与传统文化相承接的德育系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要求加强大学生的人口道德、环境道德、经济伦理等实践发展中的道德观教育。我们应立足于中国目前的政治、经济、文化现状,及时为社会运行机制提供原则和理念,并化为大学生的信念和行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学校德育具有多种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发挥好高校德育的社会功能,一是培养市场经济需要的具有道德意义的人格品质;二是德育是指向未来的,不能以经济活动为其唯一的基础和取向,德育还应承担超越现实的理想人格的引导和培养,激发大学生,发自内心地希望自己获得某种德性要求,确立以德化己、以德立己的道德动机。如果只是把人完全化为一种“商品人格”,难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以人为本,人是德育的终极目标。德育是为了满足人自身发展和完善的需求,其根本目的在于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充分激发人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人是道德教育活动的根据和基础,也是德育的归宿,德育的任务是教学生学会做人。随着社会政治文明的发展,德育的本质存在由国家和革命需要的目标取向为主,逐步向大众的“生活世界”回归。德育的目的、任务也由工具理性主导逐步向人本身的发展回归。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个人,根据社会和自身发展需要进行德性修养的选择权,道德教育不是禁锢人、约束人;而是创造条件发展人。以人为本的德育,要把德育与人生幸福、人的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把德育与大学生的个人前途、命运结合起来,把大学生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以人为本的德育,要求高校应从灌输道德知识,转向提高学生的道德辨析力、选择力上来,让学生学会自己面对社会、面对人生,创造生活。以人为本的德育,不能把社会理想目标作为唯一的标准,应尊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成才标准,改变整齐划一的教育教学观念,让德育成为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交往、适应各种困难和问题的过程,而不是他们适应教材和教师的过程,以利于造就各种层次、各具特色、适应社会发展多方面需求的人才,这样才能体现德育对于人的终极关怀。     三、新时期大学生德育实效性切入点     1.激发学生的内动力,满足学生的道德需求。道德不是外部设定的结果,而是人们根据道德需要进行选择的产物,只有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自主学习,才能真正促进道德的发展。道德动力引起道德情感,激发道德认知,内化道德信念和意志,促发道德品质和行为。自古“德”、“得”相通,以“德”作为“得”的原则和规范,以“德”的方式“得”,这是道德动力的真谛。道德动力是实现大学生自主道德活动的前提,因为道德活动真正出于自我的内在需求,把道德规范化为自己内心的律令,需要道德动力的推动;道德意识变成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使道德活动真正成为完善自身的精神追求,这需要道德动力的支撑。长期以来,我们认为道德教育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限制人的利己性和培养人的利他性,实践证明,这是不全面的。虽然道德行为是以利他为前提和逻辑起点的,但道德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完全限制人的利己心,而在于如何规范和引导利己,使利己与利他尽可能达成一致。另外,激发大学生道德动力并不是以获取经济利益为其全部驱动力的,应引导学生从道德行为中获取精神满足,让道德修养充实、丰富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使个体人格完善和高尚。     2.实践中升华道德认知。知行统一就是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统一,道德实践是克服学生言行不一的最好途径,“德育实践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的惟一基础”。哗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凝结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而形成的,学生在交往中掌握道德规范,并逐步形成自己的道德品质。德育效果也是在实践中通过学生的行为来检验,德育只有变成学生的实践才有价值和意义。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德育实践的出发点,脱离了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也无所谓道德。因此我们在确定德育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时,实施德育管理和评价时,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交往和实践与之相符合,使学生在现实的社会交往和生活中,学会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逐步形成高尚的道德人格。当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在道德实践的基础上相结合,便会构成一种高层次的道德动机和信念,道德信念和意志是推动学生产生自觉道德行为的原动力。     3.构筑道德评价机制。大学生品德评价是把德育落到实处,使德育由软变硬,由虚变实的一项重要措施。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不仅依靠道德教育,还在于完善的道德机制和公平的道德规则。品德评价通过互评和自评,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能力。良好的道德环境要求有一个系统的评价社会行为和经济行为的道德标准。构建高校德育评价机制,应引导学生以自省为核心的自律意识,用自律导引学生美德伦理,达到自我实现的精神境界;科学构建以约束底线伦理为核心的他律机制,用他律影响学生的道德选择。品德评价的原则应建立在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导向性评价和现实性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基础上。构建道德评价机制还要明确新时期的道德规范和标准,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消极的东西有体制化的惩罚;二是从正面让学生了解作为社会公民对社会、对他人的义务和责任,以及在现实中的表现。其次是形成群众评价机制,道德本身是社会关系的规范,要用社会关系的主体进行评价,通过同学、老师、辅导员等多方位评价,并对学生毕业和就业产生影响,促进学生道德内省和升华。   参考文献 [1]张澍军。德育哲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宋  明,大学生道德动力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5(2).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