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知行错位与德育方法刍议(1)
2017-08-24 01:14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大学生道德知行错位与德育方法刍议(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 要: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摘 要: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笔者针对大学生道德表现知行错位的现象,分析了高校德育存在的误区,根据现实社会和大学生的特点,以及高校德育的主要目标,提出了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切入点。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知行错位;德育方法
大学德育效果的最终体现是大学生道德表现的知行统一。面对大学生道德知行错位的现象,谋求知行统一已成为我们改善德育效果的重要目标。大学生德育可谓无时不在受到重视,但部分大学生的表现却还是不尽人意。这其中的原因除了社会变革带来的冲击外,主要还与我们德育工作的逻辑支点和体系构建有着密切关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着重强调了大学生德育工作应该加强和改进的必要性,为我们提供了思想方法和行动指南。反思大学生道德知行矛盾,我们的德育内容是否适应大学生对时代的诉求?我们的德育方法是否适应社会变革和信息时代的潮流?本文就新时期增强大学生德育实效性谈几点看法。
一、大学生道德知行错位探因
1.德育理论与实践错位。社会的快速变迁使大学生产生了许多道德困惑,而理论研究对现实人们道德观念的引导存在滞后性。其原因,一是有的理论研究者,存在脱离德育实践这一鲜活理论源头的现象,从理论到理论,难以在实践中解决具体问题,德育教师在学说和争论中找不到实践切入点。此外,德育工作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影响了基层德育工作者在实践环节的探求,难以产生具有实践意义的权威性理论,造成了从实践到理论第一环节的错位现象。二是长期以来高校德育工作,在上级行政指导下实施,延续着理论——行政指令——学校措施——教育对象的过程。德育工作者养成了等、靠、看的惰性,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大家谈看法写论文,却不能很好地把理论精华变成营养去滋润学生的品德,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也被中间环节和在等待上级文件中被淡化,并造成了理论到实践的错位。三是思想理论课教学知识化、抽象化,与大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脱节,教师为传授知识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德育方式存在问题,就会造成大学生知行错位。
2.德育主体错位。追求和促进人的德性自我发展是德育的价值目标。现实德育工作中,存在过分强调行政任务,忽视受教育者主体价值的倾向。有些德育工作者往往把德育理解为通过外部的强制作用来规范学生的言行,强调群体统一性,忽视个性培养。德育课基本上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主要是把抽象的理论灌输给学生,似乎把学生都培养成德育理论工作者,忽视了学生需要的是处事和做人的道德规则;致使学生考试做题时头头是道,而在实际生活中找不到落脚点。德育目标要求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青少年身心发展水平,表现出理想化倾向,“小学教中学
①田建国.高校德育环境与对象、内容、理念刚.中国高教知识,中学灌大学知识,大学又来教化小学生行为”;有时德育目标存在政治化倾向,过分强调了工具化目的,脱离了个人成长、成才的需要,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德育过程,以重说教的灌输式德育、重管教的高压式德育成为主要方式,都过分地发挥了德育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却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存在及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很难把德育要求内化为他们自己的道德信念和行为品质。
3.德育方式错位。德育实践中形成了模式化的工作套路,,具体表现为:一是重课堂教学轻生活体验,重考试轻做人;忽视了人的德性修养主要来源于对生活实践感悟这一主要德育过程,淡化了德育实践活动这一品德形成的基础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演化成了一种纯粹的知识传授和应对考试。二是重形式轻实效,重硬性规范轻无形渗透。德育工作也沾染了浮躁之风,注重轰动效应、新闻炒作,华而不实,教师养成了应付活动和争取名次的习惯性思维,这种刮风式的德育很难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三是重短期轻持久。学校德育工作另一种现象就是追求形式上的创新,缺乏持久性和对传统的历久弥新。有时一个良好的措施,一项有意义的活动,搞过了就算完事了,没有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下去的耐心。这就使得德育效果苍白无力,影响了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新时期大学生德育的逻辑起点
1.新时期德育环境和德育对象的特点。认识新时期德育环境和德育对象的特点,是解决大学生道德知行矛盾的现实基础。
世界经济全球化,各种文化和观念也必将产生交融和碰撞,西方先进思想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腐朽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利益关系的多样化趋势,必然导致社会意识的多样化,促使各种观念相互交织,各种思潮不断涌现。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互联网对大学生的行为模式、心理发展、道德观念都将产生重大影响“网络道德”是新时期德育工作无法回避的课题。社会转型的年代,独生子女和
高考竞争的成长环境,使当代青年学生的心理状况、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他们更加关心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事情,思考问题上“更多地采用生产力标准,而不是意识形态标准;更多地采用具体利益标准,而不是抽象的政治标准;更多地采用市场经济标准,而不是传统的道德标准。”①他们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比较鲜明,但人文素养、公德意识还有待于完善和提高。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