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 :思想政治教学中“以生为本”是改革传统教学弊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需要。思想政治教学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做到“三个转变”,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鲜活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帮助学生构建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 以生为本 创新 个体发展 学习资源 构建 学习方式
“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标志着一种富有人性化的社会发展观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在我们思想政治教学中,也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就是要坚持“以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谓“以生为本”,简单地说,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是“以学生的学为本”;第二层是“学生的发展为本”。其中“以学生的学为本”是基础和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归宿和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必须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一、思想政治教学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因
1、克服传统教学弊端的需要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中,一是以教师的教为本,学生的学只能围绕教师的教转,学生处于“观众”席位,丧失了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二是以书本知识为本,忽视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应有的情感交流,学生只能获得僵化的知识,丧失了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性和发展性;三是以静态的教学为本,学生只能被动地适应,从而使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认知过程代替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过程,丧失了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种教学模式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必须克服这种弊端。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2、“以生为本”是学生个体心理的需要
知识是人类科研成果的结晶,其自身有着无穷的魅力。而作为学习的个体——人是天然的学习者,当一个人面对具有很强魅力的学习对象时,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形成求知需求,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孜孜不倦地去学习,去欣赏,去品味。不仅如此,人还具有创造的本能(或潜能)。每个学生也是这样,当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发现、自我欣赏及自我价值实现的机会时,学生的内心世界为激情所充盈,产生强烈的创造欲望。因而学生个性心理要求教学要“以生为本”。
3、 “以生为本”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时代要求未来人才要具有对知识的吐故纳新能力和创新能力。而我们现在的学生是怎样的呢?文科生计算能力、推理能力较为不足,对一些自然科学一无所知。在日常工作中,文科生连基本的数理问题都感到棘手;而理科生不懂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的大有人在。甚至由于忽视语言的学习,连起码的材料书写都不能胜任。这些现象的出现、发展和延续,都将对时代所倡导的全面发展的具有完全品格的人的形成造成冲击。它远离了健全发展的,完美意义的人的概念。这样的学生个体是不健全的,是不能适应知识时代要求的。我们的教学必须培养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4、“以生为本”是创新学习的需要
创新既是社会变化和发展的动力,也是决定国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的关键因素,还是个人获取竞争胜利、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手段。江泽明同志在第三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要培养适应未来知识经济的创新人才,就必须进行创新教育、创新学习。知识经济并不要求每个人才都是全才,不要求每个人才都是博学家,都有十八般武艺,但却要求他尽可能地通晓他所处领域的知识,尽可能地多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而且能自如地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创造性地工作。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