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四、拓宽素质教育领域,加强计算机教育管理,培养二十一世纪智能型人才。
贯彻落实“四大板块”教学是《中等师范学校教育大纲(试行)》的核心,实施数学“四大板块”教学是中师数学教学素质教育的一大举措,即数学课的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与教育实践。数学课的必修课是中师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数学课的课外活动与教育实践是中师数学教学中对其必修课的具体化和实践化,但数学课的选修课却为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学校不重视或忽略。大家知道,选修课是中等师范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选修课也是中等师范学校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学选修课的开设目的是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技能。因此,加强教学选修课之教学,克服中师数学教学中的不良倾向,对其学生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计算机选修课的学习又有跨世纪的内涵和作用。
众所周知,未来竞争是科技竞争,人才竞争,归根到底是素质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计算机技术的竞争。前不久,在全国第六届小学数学年会和四川省第四届小学数学年会上,周玉仁教授在题为《素质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报告中指出,小学素质教育要着眼于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搞好数学教学。邓小平同志也提出“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而我们中师学校培养的是从事中华民族奠基工程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中师生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小学教育的质量,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素质,甚至关系到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前途。因此,加强师范生素质教育的同时,拓宽素质教育领域进行计算机知识技术的普及和教育,对培养数学智能型人才有着高度的必要性和长远性。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如何面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需要进行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呢?我认为针对中师数学教学的内容和特点,主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抓好对学生深入浅出地进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教育,使学生明确计算机在现代社会的地位、作用和“科技强国”的道理,树立强烈的科技意识;二是抓好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抓好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内容以外的大众化技能培训,使学生利用所学技术间接地为当地经济建设、为社会发展服务。
这样,能把握时代脉搏,求实际,出实措,重实效,既重视数学知识的学习,又加强数学能力的培养,造就二十一世纪的智能型数学人才,正是新形势下中师数学教学素质教育的新举措之一。
五、加强中师数学教学与计算机相结合,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数学智能型人才。
数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自然学科,数学知识源远流长,随之数学研究也历史悠久。过去的数学研究对于数学问题只能用笔或简单的数学工具进行计算,研究内容也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如今,凭借计算机的应用,使数学研究内容大量增加,研究水平也大大提高,可谓是数学研究日新月异,从而新的数学分支也应运而生,同时,计算机的应用也为其它学科领域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和保证。
这样加强中师数学教学素质教育与计算机相结合,将用过去的数学方法难以解决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用计算机来处理,提高了解题效率,优化了解题方法。那么,如果仍按部就班地按照常规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去引导学生学习,势必不能使数学问题由复杂到简单,由抽象到具体,达到数学简单化、科学化的目的,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因而,我们中师数学教学,就不应满足于以课堂为载体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系知识,而应从素质教育的实质出发交给学生数学思维方法和学生运用高科技技术解决数学问题的手段,使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注重实效,有机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技能,优化解题步骤和结构,为培养着眼于二十一世纪人才需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数学智能人才奠定基础。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六、结束语
以上几个方面,阐述了“深化素质教育强度,拓宽素质教育领域”的基本观点,指出了“深化素质教育强度,拓宽素质教育领域”的意见措施。并启示人们,在新形势下,着眼大局,着眼未来,深化素质教育强度,拓宽素质教育领域,加强计算机教育教学,是符合二十一世纪人才需求,符合中师办学特色和培养新时期数学智能型人才的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也是新环境下学校组织领导高瞻远瞩,有发展眼光的“深化素质教育强度,拓宽素质教育领域”的战略举措。
参考文献:
钟吉洛著,《对小学数学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四川教育,1995年第一期。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